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春昼回文
作者: 唐•李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回文  成为  纱窗  回环  回文诗 
描述:春昼回文唐·李涛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⑴回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环嚼完茶饼口齿之间都是茶香,烧水的地方有淡淡的水烟。纱窗还关着,想晚一点起,睡意还未散去把初晴的天气看做下雨天。这是一首描写春天
全文:春昼回文唐·李涛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⑴回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环嚼完茶饼口齿之间都是茶香,烧水的地方有淡淡的水烟。纱窗还关着,想晚一点起,睡意还未散去把初晴的天气看做下雨天。这是一首描写春天饮茶的回文诗。这种诗用韵、形式要求苛刻,创作难度很高,如运用得当,可成为令人拍手称奇的艺术佳作;如功力不够而刻意追求,则会成为一种词意混乱、莫名其妙、无聊晦涩的文字游戏。这首回文诗,倒过来读则为:“天晴乍气新困极,起慵犹著避窗纱。烟凝碧处烧沉水,齿透香时嚼饼茶。”根据“茶饼嚼时香透齿”一句,可知唐人有啜茶有嚼茶饼的习惯。
吃茗粥作
作者: 唐•储光羲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用茶  移动  鸟雀  作者  淹留 
描述:吃茗粥作唐·储光羲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⑴茗粥:一种用茶粉煮的粥,亦称“茶粥”,吃茶的原始方法。据唐《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⑵高梧阴:高大的梧桐树的树阴,
全文:吃茗粥作唐·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⑴茗粥:一种用茶粉煮的粥,亦称“茶粥”,吃茶的原始方法。据唐《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⑵高梧阴:高大的梧桐树的树阴,有赞美友人“凤栖于梧”之意。⑶远云度:虽然远处有几片云在移动。⑷炎晖:炎热的日光。⑸淹留:长久逗留之意。⑹共我:和我一起吃。⑺蕨薇:蕨类植物,嫩叶可食用。⑻敝庐:自谦之词,破旧的房屋,这里指作者自家。作者在友人家做客,正当盛夏,酷暑逼人,连鸟雀也躲藏起来,虽然有高大的梧桐树遮阴,仍然热得要解开衣服纳凉。远处有几片云在移动,也遮不住烈日。主人留客吃茗粥和蕨薇,直到日暮作者才慢慢回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在盛唐以前,人们还保留着“吃茗粥”的饮茶习俗。“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也足见用茶煮饭是流传千年的民风民俗。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作者: 唐•孟郊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孟郊  没有  寄来  先辈  心绪 
描述: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唐·孟郊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悰。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云根才翦绿,印缝已霏红。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没有茶,所以十分没有趣味,心绪万千。我的越瓯里都空了,曾经向贵人乞要过茶叶,最后有学识的儒雅长者文人为我寄来茶叶,解救我这生病的
全文: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唐·孟郊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悰。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云根才翦绿,印缝已霏红。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没有茶,所以十分没有趣味,心绪万千。我的越瓯里都空了,曾经向贵人乞要过茶叶,最后有学识的儒雅长者文人为我寄来茶叶,解救我这生病的身躯。孟郊一辈子时乖运蹇,穷困潦倒。他喜欢饮茶,但“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苦于无茶可饮,只好请周况先辈向在朝为官的达官贵人讨要,“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劳躬”。由此也可看出唐代饮茶风气之盛。
东亭茶宴
作者: 唐•鲍君徽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水声  一边  东亭  城池  山色 
描述:东亭茶宴唐·鲍君徽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东亭有一场茶宴在举行,四边都是可以向外看的,远远眺望可以看见城池和山野的景色。细细倾听可以听见丝弦管乐中有泠泠水声。树叶都抽出了新芽,檐边的花朵刚刚展开。
全文:东亭茶宴唐·鲍君徽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东亭有一场茶宴在举行,四边都是可以向外看的,远远眺望可以看见城池和山野的景色。细细倾听可以听见丝弦管乐中有泠泠水声。树叶都抽出了新芽,檐边的花朵刚刚展开。在这里坐着心中有无限感想。鲍君徽好茶饮,在《全唐诗》中仅存诗四首,便有两首涉茶。这首《东亭茶宴》诗描述品茶时,一边远眺城池山色,一边近听急管繁弦的情景,表现出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龙凤茶
作者: 宋•王禹偁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北苑  诗人  宋代  名茶  龙凤 
描述:龙凤茶宋·王禹偁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香於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⑴龙凤茶,宋代多制团茶,有专为进贡而制的茶饼,上印龙凤花纹,称“龙凤团”,最为名贵。⑵建溪,宋代贡茶主要产地之一是福建建溪的北苑,北苑贡茶多至四千余色,年贡
全文:龙凤茶宋·王禹偁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香於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⑴龙凤茶,宋代多制团茶,有专为进贡而制的茶饼,上印龙凤花纹,称“龙凤团”,最为名贵。⑵建溪,宋代贡茶主要产地之一是福建建溪的北苑,北苑贡茶多至四千余色,年贡47100多斤。⑶九畹(wān)芳兰,典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畹,十二亩。宋代北苑御焙产龙凤贡茶堪称茶中绝品,诗人因近侍皇上,幸得赏赐皇封的龙凤名茶。在烹制如此珍贵的贡茶时,诗人不禁浮想联翩:如果用上商岭泉,烹制这建溪北苑茶,斟于茶瓯之中,定会香比兰花、圆如秋月。在尝过贡茶感戴皇恩之后,诗人不独享,还要留下一些侍奉白发父母。读者在阅读中,不独感受到历史名茶的香味,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美德。
七宝茶
作者: 宋•梅尧臣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一等  应是  寻常  珍贵  配料 
描述:七宝茶宋·梅尧臣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其中珍贵的配料和茶一起烹煮,有花瓣浮起可以看见绿叶。喝到口中才感到君上的恩典深重,不能当做寻常的事物一样去称赞。此诗所咏七宝茶,“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应是添加七种配料和茶一起烹煎。由于出自大内,皇帝所赐(“
全文:七宝茶宋·梅尧臣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其中珍贵的配料和茶一起烹煮,有花瓣浮起可以看见绿叶。喝到口中才感到君上的恩典深重,不能当做寻常的事物一样去称赞。此诗所咏七宝茶,“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应是添加七种配料和茶一起烹煎。由于出自大内,皇帝所赐(“君恩重”),当然非同一般,应是极其珍贵的配料和极其名贵的茶叶,所以诗人写到“休作寻常一等夸”。
月兔茶
作者: 宋•苏轼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上月  开了  佳人  团茶  绶带 
描述:月兔茶宋·苏轼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⑴月兔茶:团茶中的一种名茶,产于四川都濡,为今四川彭水县南。⑵环非环:环,玉器。说月兔团茶像环而不是环。⑶玦非玦:玦,开了缺口的玉环。这里说开了缺口的月兔团茶像
全文:月兔茶宋·苏轼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⑴月兔茶:团茶中的一种名茶,产于四川都濡,为今四川彭水县南。⑵环非环:环,玉器。说月兔团茶像环而不是环。⑶玦非玦:玦,开了缺口的玉环。这里说开了缺口的月兔团茶像玦而不是玦。⑷裙上月:指佳人挂在裙子上的月圆似的玉器。全词极力描写月兔茶的美好和珍贵,像环像玦,更似“佳人裙上月”天上的月缺了还会圆,但是月兔茶缺了一角则永远不能重圆,因此十分珍爱它。就连贵家公子斗茶时,也不忍心用它斗;除了上述原因外,更因为上面有一双嘴衔绶带得鸾凤鸟,这可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啊。环状的团茶,要烹煮,就必须“磨圭碎璧”,自然就缺了,由环变成玦。这种情况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还”,何年也圆不了。于是爱茶人对团茶产生了另一种心情:“不忍斗小团”。原因是“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鸾即凤凰)。但怜惜归怜惜,茶还是要喝的,所以玦非玦,不能与之“绝”。苏东坡在这首诗中主要进行写实的比喻,但也含有谐音的修辞,使其含义十分奥妙。
记梦回文二首
作者: 宋•苏轼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回文  梦中  回文诗  上山  纤纤 
描述:记梦回文二首宋·苏轼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⑴回文:谓诗中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⑵飞燕唾花:谓美人之唾液,染于袖上,如花之美。⑶酡颜:醉颜,美女饮酒后面色红润。纤纤:形容女子手柔细美好。⑷
全文:记梦回文二首宋·苏轼酡颜玉碗捧纤纤, 乱点馀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 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 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 龙团小碾斗晴窗。⑴回文:谓诗中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⑵飞燕唾花:谓美人之唾液,染于袖上,如花之美。⑶酡颜:醉颜,美女饮酒后面色红润。纤纤:形容女子手柔细美好。⑷歌咽:歌声硬塞。⑸空花:指雪,犹言雪自空而落。⑹日上山融:日出而山雪融化。⑺红焙:焙火正红。火活:有焰的火。⑻斗晴窗:在晴天窗边用龙凤团茶进行的“斗茶”。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苏东坡确实是一位茶迷,连梦中也在饮茶吟诗,醒来后又立即把所记梦中残句续为全诗,可称趣谈。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对文字要求很苛刻,用回文诗写茶诗,是很少见也很别致的。
试院煎茶
作者: 宋•苏轼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想到  诗人  撑肠拄腹  活火  定州 
描述:试院煎茶宋·苏轼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
全文:试院煎茶宋·苏轼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1)试院:考试的场所。(2)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声。(3)银瓶:银制煎水汤瓶,点茶的用具。(4)撑肠拄腹:腹中饱满,比喻纳受得多。诗人于试院中煎茶,听着银瓶中沸腾的水声,凝视茶瓯中飞雪般的茶末,浮想联翩。想到往昔李生(李约)好客亲自煎茶,讲究活火发新泉;又想到如今潞公(文彦博)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而自己却处在贫病不得意之时,以砖为炉,石铫煎汤,表现出诗人一副清简孤寂之状,与李生、潞公二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处于此种环境之中亦早已无所求,在感慨自身处境的同时,对饮茶也不敢再有过高的奢望。“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当时随遇而安的心态,一瓯茶,睡到日上三竿已足矣。 
和子瞻煎茶
作者: 宋•苏辙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火候  没有  有味  北方  煮水 
描述:和子瞻煎茶宋·苏辙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全文:和子瞻煎茶宋·苏辙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开年以来一直生病变得疲懒,这样要怎么完成一百件事情呢,没有丢弃饮茶吃饭是为了其中的芬芳的香气和甘甜的味道。古时煎茶的方法来自西蜀,能知晓煮水的火候,传闻煎茶只煮水,茶味中仍有杂味。难道你看不到福建的茶品质天下最高吗?投身于茶事而不知辛劳。北方的俚人喝茶时没有不放乳酪、盐花椒、生姜的。如今我游兴已不高了而十分的想念故乡,南方和北方的的方法我都不用。叫儿子去折枯竹女儿来煎茶。这首诗展现了当时南北方煎茶的差异。“煎茶旧法出西蜀”,即说蜀人煎茶时只煎水不煎茶,而北方人尤其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则是“盐酪椒姜夸满口”,煎茶时不仅连茶一起煎,还要放入盐、酪、椒、姜等一起煎,成为别有风味的奶酪茶。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说明了古人对烧水沸腾次数的重视度。
上页 1 2 3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