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茶史   
  茶的起源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茶的典故   
  茶叶   
  茶树标本   
  名茶荟萃   
  茶树资源库   
  器物   
  唐以前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当代   
  其他国家   
  茶人   
  先秦至汉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外   
     
  艺文   
  茶书   
  茶画   
  茶诗   
  茶艺表演   
  茶歌   
  茶俗   
  遗存   

李联标


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在国内他首先发现野生乔木型大茶树,对研究茶树起源与原产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研究旧茶园改造、新茶园养成技术、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和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李联标,原名李子丰,1911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茶学家、茶树栽培学家。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梳理了李联标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1917~1923年就读于私塾,6年的学习使他熟练地掌握了古汉语。1923年考入南京金陵中学,1930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5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45-1946年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进修,并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生物学部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兼职副教授、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茶叶改进所、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任副科长、高级工程师,负责全省低产茶园改造、发展新茶园和平水茶区“绿茶改红茶”,“红茶改绿茶”的技术工作。1958年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筹建工作,任副组长。研究所成立后,任研究员、栽培室主任,兼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79年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64年受农业部委托,主持并参加对甘肃、西藏等新区开发茶叶生产的考察工作。曾任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参加编写《中国茶树栽培学》、《茶树栽培技术》、《茶叶生产技术手册》、《红茶初制技术》、《绿茶初制技术》等茶学著作,并撰写《茶叶优质高产技术》等论文,20世纪80年代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和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工作。

林光华,陈成基主编《中国历史名茶 坦洋工夫》一书描述了李联标论证茶树原产地是中国的事迹:“1941年,李联标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茶场工作期间,虽然当时贵州的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极端困难,但他却自带行李步行,对湄潭、风冈、务川、德江四县的茶树地方品种作调查时,在务川县老鹰山岩上首次发现我国野生乔木型大茶树,把驻印英军勃鲁士少校宣布的在印度阿萨姆皮珊新福区发现的野生茶树所引起的原产地争论,又掀起辩论高潮。李联标列举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和继他之后我国茶叶工作者与茶农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原始森林中发现许多乔木型野生大茶树,根据植物演化历史与古地理、古气候的研究成果以及茶树原始型形态、生化、细胞学特征,进一步指出勃鲁士(英)、司徒博士(荷兰)、威廉乌克斯(美)等所谓“茶叶非中国原产”的根本性错误;并以印度阿萨姆的地理位置和物种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德,论证茶树应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强调茶树野生资源不可能由印度阿萨姆逆流而上分布到中国境内,从而否认了原产印度和其他的二元论、多元论的论点,进一步确证了茶树原产地为中国。”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