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茶史   
  茶的起源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茶的典故   
  茶叶   
  茶树标本   
  名茶荟萃   
  茶树资源库   
  器物   
  唐以前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当代   
  其他国家   
  茶人   
  先秦至汉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外   
     
  艺文   
  茶书   
  茶画   
  茶诗   
  茶艺表演   
  茶歌   
  茶俗   
  遗存   

袁枚


袁枚平生嗜茶,爱好龙井茶、阳羡茶、武夷岩茶。所撰的《随园食单》一书论述了数种名茶,记述了多种茶制食品,如“茶叶蛋”等。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 ,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 ,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 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

裘纪平《中国茶联》一书记载了袁枚的几副极雅致的茶联,这里摘录如下:袁枚的随园,离不开茶酒自娱和待客,曾撰联:“若能杯酒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表明其爱茶胜于爱酒。袁枚还有一楷书:“茶香秋梦后,松韵晓吟时”,书法蕴藉厚重,可谓人书俱老。此联出自唐代许浑《溪亭》诗:“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茶香秋梦后,松韵晓吟时。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

袁枚平生嗜茶,所撰的《随园食单》一书论述了数种名茶, 袁枚偏爱家乡的龙井茶,其次是常州阳羡茶。他描写常州阳羡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提到洞庭君山茶他说:“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此外如六安银针、梅片、毛尖、安化茶等,也都有所评述。该书还记述了多种茶制食品,如“茶叶蛋”等

70岁时游览武夷山,对武夷岩茶产生特别兴趣。康乃,吴云主编的《中国茶文化趣谈》记载了袁枚与武夷岩茶的独特缘分,这里摘录如下:

袁枚性情豪放,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归隐后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每年都要到江南各地游览。特别是他喜欢饮茶,每到一地都要品尝当地名茶。在他70岁时来到武夷山游览二他以布衣身份,轻车简从,随意游览,遇晚则借居在民家,顺便访茶、品茶.早就耳闻武夷岩茶是一枝独秀,可是他游览了几天,品尝到的武夷岩茶却让人感到浓酽而苦涩,如饮汤药一般,心中不免有些失望:“怎么偌大的武夷山没有好茶可饮呢?”他有些不甘心,就决定拜访名寺道长,访求名茶。

 在永乐禅寺他拜访了一位鹤发童颜、白髯垂胸的道长。在道童端来一套茶具献茶时,袁枚见这套茶具小巧玲珑,暗自忖道:用这般酒盅般的茶瓯招待客人,真是太吝啬了。哪里像茶圣陆羽说的那样用大碗饮茶呢!老道长似乎看透了他的心事,随口说道:“饮用岩茶要用这种小茶瓯,斟满茶后,先举茶瓯闻其香气,再小口慢慢品味。”袁枚遵照道长的嘱告以此而为之,一连饮用了恭  五六茶瓯之后,就开始觉得口香缭绕,浑身气血舒畅,似乎是几天来登山的疲毫    劳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袁枚不由得问道长:“这是岩茶吗?怎么与我这几天饮用的岩茶不是一样的口味?”老道长慢条斯理地告诉他说:“这几天你饮的岩茶都是招待一般客人的大碗茶,而精品的武夷岩茶要用这种小茶瓯饮用,才能感受到岩茶独到的茶香和醇味。”几句话说得袁枚茅塞顿开,对道长说:“我平生唯一嗜好就是饮茶。几乎访遍了天下名茶,相比之下,武夷岩茶较之龙井茶、阳羡茶和婺绿茶,有着水晶与圭玉的差异二真是名不虚传,今日我才得到真谛。”事后,他写了一首题为《试茗》长诗:

  闽人种茶当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

    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逌然。

    道人作色夸茶好,瓷壶袖出弹九小。

    一杯啜尽一杯添,笑煞饮人如饮鸟。

    云此茶种石缝生,金蕾珠蘖殊其名。

    雨淋日炙俱不到,几茎仙草含虚清。

    采之有时焙有诀,烹之有方饮有节。

    譬如曲蘖本寻常,化人之酒不可没。

    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

    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尝甘果至。

    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便失真。

    卢全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