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茶史   
  茶的起源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茶的典故   
  茶叶   
  茶树标本   
  名茶荟萃   
  茶树资源库   
  器物   
  唐以前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当代   
  其他国家   
  茶人   
  先秦至汉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外   
     
  艺文   
  茶书   
  茶画   
  茶诗   
  茶艺表演   
  茶歌   
  茶俗   
  遗存   

苏廙


   苏廙著有一部茶书专著《十六汤品》,论述煮水、冲泡、盛器、燃料与茶汤品质的关系,对《茶经》中的“茶艺”部分发表了见解。

苏廙,生卒年不详。写有《十六汤品》,这是一部唐代后期的茶书,亦称《十六汤》、《汤品》。余悦总主编的《中华茶史·唐代卷》一书对苏廙所著的《十六汤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科学的梳理,这里抄录原文并稍作整理如下:

《十六汤品》原是苏廙所著《仙芽传》第9卷中的一篇短文,但《仙芽传》早已佚失,此文赖《淸异录》(970年成书,作者陶谷)才得以保存,我们才能知道苏廙这个茶人。《十六汤品》大约成文公元900年(唐朝末年)。

 《十六汤品》的主旨是论述煮水、冲泡、盛器、燃料与茶汤品质的关系,苏廙将茶汤分为若干品级,认为:

(1)  煎茶汤的时间要适中,根据开水滚沸情况可分三品。这三品是得一汤、婴汤、百寿汤。

(2)  冲泡缓急不当以致影响茶汤汤品发挥的也有三品:中汤、断脉汤、大壮汤。

(3)  燃料优劣以致影响茶汤汤品好坏的有五品,即法律汤、一面汤、宵人汤、贼汤(贱汤)、大魔汤。

此外,茶汤盛器对茶汤品质也有影响。苏廙认为金银最佳,但昂贵,不能广泛应用,铜铁铅锡腥苦且涩,以瓷瓶盛茶为佳。据此分为五品:富贵汤(金银茶具),碧玉汤(石料茶具),压一汤(瓷茶具),缠口汤(铜锡茶具),减价汤(陶茶具)。

苏廙的《十六汤品》是学习《茶经》的心得之作,对煮水老嫩,注汤缓急、茶具选择、燃料选择的论述有一定价值,值得茶学家借鉴。

 

这里摘录一些原文以供读者参考:

第一:得一汤

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秤上鱼,高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不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第二:婴汤

薪火方交,水釜才炽,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孩,欲责以壮夫之亊,难矣哉!

第三:百寿汤(也叫白发汤)

人过百息,水逾十沸,或以话阻,或以事废,始取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髮苍颜之大老,还可执弓抹矢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万远乎?”

第四:中汤

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失妙,亦见抚琴者也,力合中则失浓;声有缓急则琴亡, 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汤之中,臂任其责

第五:断脉汤

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亸,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是犹人之百脉,气血断续,欲寿奚苟,恶毙宜逃。

第六:大壮汤

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者,伤于粗也。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

第十二:法律汤

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惟沃茶之汤非炭不可。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熏。犯律逾法,汤乖,则茶殆矣。

第十三:一面汤

或柴中之麸火,或焚余之虚炭,木体虽尽而性且浮,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炭则不然,实汤之友。第十四,宵人汤:茶本灵草,触之则败。粪火虽热,恶性未尽。作汤泛茶,减耗香味。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