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茶史   
  茶的起源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茶的典故   
  茶叶   
  茶树标本   
  名茶荟萃   
  茶树资源库   
  器物   
  唐以前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当代   
  其他国家   
  茶人   
  先秦至汉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外   
     
  艺文   
  茶书   
  茶画   
  茶诗   
  茶艺表演   
  茶歌   
  茶俗   
  遗存   

陈师


  陈师精茶品,懂茶俗,著有《茶考》,书中对当时新产生的饮茶方法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所述“撮泡”,为研究茶叶从团茶煎煮到散茶冲泡方法的演变提供依据。还提倡清饮,不用果品。

陈师,(生卒年未详)字思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学者。嘉靖年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知府。精茶品,懂茶俗。著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

陈师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著《茶考》。卫承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茶考》跋中评论他说:“永昌太守钱唐陈思贞,少有书淫,老而弥笃……口诵耳闻,目睹足履,有会心慨志处,胪列手存,久而成卷……晚有兹编,愈出愈奇。”

《茶考》作于1593年后,为陈思贞晚年之作。全书对陆羽及其著作进行了介绍,涉及到对真假茶的甄别,对宋代茶诗中有关的描写进行辨正,并评论了当时各地茶叶名品,特别推崇了苏吴地区的烹茶和藏茶方法。同时,对当时新产生的饮茶方法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所述“撮泡”,为研究茶叶从团茶煎煮到散茶冲泡方法的演变提供依据。还提倡清饮,不用果品。

现选取《茶考》中的精彩片段抄录如下:

予性喜饮酒,而不能多,不过五七行,性终便嗜茶,随地咀其味。且有知予而见贻者,大较天池为上,性香软而色青可爱,与龙井亦不相下。雅州蒙茶不可易致矣,若东瓯之雁山次之,赤城之大盘次之。毗陵之罗楷又次之,味虽可而叶粗,非萌芽伦也。宣城阳坡茶,杜牧称为佳品,恐不能出天池、龙舌之右。古睦茶叶粗而味苦,闽茶香细而性硬。盖茶随处有之,擅名即魁也。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瓷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故前人诗云:采时须是雨前品,煎处当来肘后方。古人重煎法如此。若贮茶之法,收时用净布,铺熏笼内,置茗于布上,覆笼盖,以微火焙之。火烈则燥,俟极干。晾冷以新瓷罐,又以新箬叶剪寸半许,杂茶叶实其中封固。五月八月湿润时,仍如前法烘焙一次,则香色永不变。然此须清斋自料理,非不解事苍头婢子可塞责也。

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北客多哂之,予亦不满。一则味不尽出,一则泡一次而不用,亦费而可惜,殊失古人蟹眼鹧鸪斑之意。况杂以他果,亦有不相入者。味平淡者差可,如熏梅、咸笋、腌桂、樱桃之类尤不相宜。盖咸能入肾。引茶入肾经消肾,此本草所载,又岂独失茶真味哉。予每至山寺,有解事僧烹茶如吴中,置瓷壶二小瓯于案,全不用果奉客,随意啜之。可谓知味而雅致者矣。

上面一段着重讲了杭州烹茶之习俗,是用沸水冲泡细小的散茶,这种冲泡方法称为“撮泡”。作者指出北方人不喜欢这种冲泡方法,且作者自己也不喜欢,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冲泡方式不能使茶的味道充分融入水中,一方面只冲泡一次就丢弃这些茶渣太过浪费,而且丧失了古人看冲泡过程中的水泡变化之乐趣。另外,作者还抨击了杭人吃茶时喜欢佐以茶果的习俗,他认为味道淡的茶果尚可勉强佐饮,但那些熏梅、咸笋、腌桂、樱桃之类的茶果太咸容易伤肾。作者认为还是如吴中地区喝茶时不佐以茶果的方式更好,更能品味茶之雅味。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