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茶史   
  茶的起源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茶的典故   
  茶叶   
  茶树标本   
  名茶荟萃   
  茶树资源库   
  器物   
  唐以前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当代   
  其他国家   
  茶人   
  先秦至汉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外   
     
  艺文   
  茶书   
  茶画   
  茶诗   
  茶艺表演   
  茶歌   
  茶俗   
  遗存   

白毫银针


品质特征

白毫银针外形肥壮,满披白毫,色泽银亮,内质香气清鲜毫味浓,滋味鲜爽微甜,汤色浅杏黄色明亮。

银针品质依产区不同有所差异,福鼎银针为银白色,滋味清鲜。政和银针为银灰色,毫显芽壮,滋味鲜爽浓厚。

采摘季节不同,品质亦有差异,如福鼎地区在清明前采制的银针,外形芽头肥壮,身骨重实,茸毛疏松,色白如银。清明后采制的外形芽头偏瘪,身骨轻虚,茸毛伏贴,色带灰白。

产区

白茶的生产分为以福鼎为代表的闽东产区和以政和为代表的闽北产区。

福鼎素有“白茶之乡”称号。福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依山傍海,大多海拔500~800米,年平均气温18.5℃,年平雨量1669.5mm,土壤以红、黄壤为主,适合茶叶的生长。

 

工艺、特点

制作白毫银针的茶树品种目前限于芽头肥壮、白毫显露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云六号及政和大白茶等,主要在福建福鼎、政和两地生产,其中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以福鼎大毫为主,政和生产的银针以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为主。

 

冲泡要点

冲泡白毫银针通常采用直筒形透明玻璃杯,品饮者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到杯中茶的形色和变幻的姿色。

白毫银针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放入玻璃杯中,冲入150-200毫升95℃开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之后茶芽逐渐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约5-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可边观赏边品饮。

 

典故传说

    在福建福鼎、政和一带,当地人认为白毫银针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是茶也是药,据传说,白毫银针曾经救过当地人的性命,因此被称为仙药。

    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人们听说只有洞宫山上的仙草才能治病,有户人家有兄妹三人,三人商定按照大哥、二哥、小妹的顺序去找仙草,并约定如果家中祖传的鸳鸯剑生锈了,就代表出发的人遭遇了不测,下一个兄弟就出发继续寻找。

第一个出发的是大哥志刚,但他有去无回。二弟志诚来不及悲伤,就接着去找仙草,但最终也丧命在路上。当最小的妹妹再次发现宝剑生锈时,知道找仙草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她义无反顾地出发了。在途中,小妹遇见一位白发老爷爷。老爷爷十分佩服她的勇气,告诉她,在上山的过程千万不能回头,并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小姑娘牢记老爷爷的话,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 终于爬上了山顶,用弓箭射死了黑龙,采下仙草。返回途中又经过乱石岗时,她按老爷爷的嘱咐,将仙草芽叶的汁水滴在每一块石头上,石头立即变成了人, 两位哥哥志刚和志诚也复活了。兄妹三人回乡后将仙草种子种满了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从此,这一带的人们年年采摘茶树芽叶,晾晒收藏。

 


视频     期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