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文档(5)
按栏目分组
艺文 (5)
按年份分组
2019(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相关搜索词
喜园中茶生
作者: 唐•韦应物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诗人  之余  得与  工作  这首 
描述:,它原本是出产自山区的。在闲暇时间里,随意种下几棵茶树,诗人看到茶勃勃生长,喜在心头;有性灵的茶得与隐居之人作
全文: 喜园中茶生唐·韦应物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这首著名的茶诗虽然短小却言及茶品性洁,可以洗去尘俗的烦恼;茶具有美好的滋味,它原本是出产自山区的。在闲暇时间里,随意种下几棵茶树,诗人看到茶勃勃生长,喜在心头;有性灵的茶得与隐居之人作心灵的对话。茶被诗人人格化,显得高尚、聪慧。 韦应物是长安诗人,离开长安后有幸在茶区工作,得与茶事亲,在工作之余亲自辟园植茶。这首诗佐证了中唐时期,不少文人官吏,不仅嗜茶,还自辟茶园,公务之余亲自植茶,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
山泉煎茶有怀
作者: 唐•白居易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诗人  唐代  泠泠  无由  一碗 
描述: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⑴有怀:怀念亲朋至友。⑵泠泠:清凉。⑶瑟瑟:碧色。⑷尘:研磨後的茶粉(按,唐代中国茶为粉茶,也就是日本学去的抹茶,所以用尘来形容)。⑸无由:不需什么理由。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
全文: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⑴有怀:怀念亲朋至友。⑵泠泠:清凉。⑶瑟瑟:碧色。⑷尘:研磨後的茶粉(按,唐代中国茶为粉茶,也就是日本学去的抹茶,所以用尘来形容)。⑸无由:不需什么理由。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山泉煎茶有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五言绝句诗。诗人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
龙凤茶
作者: 宋•王禹偁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北苑  诗人  宋代  名茶  龙凤 
描述:龙凤茶宋·王禹偁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香於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⑴龙凤茶,宋代多制团茶,有专为进贡而制的茶饼,上印龙凤花纹,称“龙凤团”,最为名贵。⑵建溪,宋代贡茶主要产地之一是福建建溪的北苑,北苑贡茶多至四千余色,年贡
全文:龙凤茶宋·王禹偁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外,碾时空想建溪春。香於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⑴龙凤茶,宋代多制团茶,有专为进贡而制的茶饼,上印龙凤花纹,称“龙凤团”,最为名贵。⑵建溪,宋代贡茶主要产地之一是福建建溪的北苑,北苑贡茶多至四千余色,年贡47100多斤。⑶九畹(wān)芳兰,典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畹,十二亩。宋代北苑御焙产龙凤贡茶堪称茶中绝品,诗人因近侍皇上,幸得赏赐皇封的龙凤名茶。在烹制如此珍贵的贡茶时,诗人不禁浮想联翩:如果用上商岭泉,烹制这建溪北苑茶,斟于茶瓯之中,定会香比兰花、圆如秋月。在尝过贡茶感戴皇恩之后,诗人不独享,还要留下一些侍奉白发父母。读者在阅读中,不独感受到历史名茶的香味,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美德。
试院煎茶
作者: 宋•苏轼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想到  诗人  撑肠拄腹  活火  定州 
描述:试院煎茶宋·苏轼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
全文:试院煎茶宋·苏轼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1)试院:考试的场所。(2)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声。(3)银瓶:银制煎水汤瓶,点茶的用具。(4)撑肠拄腹:腹中饱满,比喻纳受得多。诗人于试院中煎茶,听着银瓶中沸腾的水声,凝视茶瓯中飞雪般的茶末,浮想联翩。想到往昔李生(李约)好客亲自煎茶,讲究活火发新泉;又想到如今潞公(文彦博)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而自己却处在贫病不得意之时,以砖为炉,石铫煎汤,表现出诗人一副清简孤寂之状,与李生、潞公二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处于此种环境之中亦早已无所求,在感慨自身处境的同时,对饮茶也不敢再有过高的奢望。“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当时随遇而安的心态,一瓯茶,睡到日上三竿已足矣。 
茗饮
作者: 金•元好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诗人  落花  人化  山水  自然 
描述:茗饮金·元好问宿酲未破压觥船,紫笋分封入晓煎。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春风意已便。解后华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金是一个以女真贵族为统治的多民族共存国家,拥有着不输汉民族的茶文化。诗人宿酒未醒,于是便煎紫笋茶,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
全文:茗饮     金·元好问宿酲未破压觥船,紫笋分封入晓煎。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春风意已便。 解后华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金是一个以女真贵族为统治的多民族共存国家,拥有着不输汉民族的茶文化。诗人宿酒未醒,于是便煎紫笋茶,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 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人化自然,是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对“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为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