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国茶的起源学说研究
作者: 吕飞, 赵亚男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茶药 茶的起源 
描述: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今社会,中国茶文化没有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发展、强大。中国曾经有过影响过世界的文化,如丝绸、陶瓷、中医药、茶文化等,现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有的古典文化慢慢的被稀释、蚕食。本文从茶文化史的角度出发,以茶的起源为中心学说进行研究,并提出我们更应该再深入学习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化。茶文化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组成中国梦的一部分。
全文:中国茶的起源学说研究①吕 飞1,赵亚男2(1.东京学艺大学 国语教育研究科,日本东京 184-8501;2.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 人间文化创成科学研究科,日本 东京112-8610)[摘 要]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今社会,中国茶文化没有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发展、强大。中国曾经有过影响过世界的文化,如丝绸、陶瓷、中医药、茶文化等,现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有的古典文化慢慢的被稀释、蚕食。本文从茶文化史的角度出发,以茶的起源为中心学说进行研究,并提出我们更应该再深入学习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化。茶文化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组成中国梦的一部分。[关键词]茶文化;茶药;茶的起源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食用、栽培、加工、销售茶的国家。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现在,世界上已有61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树,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亿人口饮茶。世界主要产茶国面积多达256.10万公顷,世界主要茶叶生产量每年341.87万吨。其中世界主要茶叶出口量每年161.56万吨。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原始茶园农业种植,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支柱性产业,维持着国家的正常运行。如斯里兰卡、乌干达、肯尼亚等。茶,被誉为来自东方的绿色黄金,一路飘洋过海,风雨兼程。东渡日本列岛,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日本的茶道。西经印度洋,成就了印度,斯里兰卡成为世界最大的红茶产地。北穿大西洋抵达欧洲,英国贵族的午后红茶开始风靡欧洲大陆。茶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喜爱,并成为即可可、咖啡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无酒精饮料。此时我们不禁感叹茶源于中国,享誉世界的独特魅力。如果拂去茶的名利光环,就其自然属性而言。茶不过是一种植物,其叶子经过加工可以药用、食用、饮用。本文从茶的天然属性出发,探求茶的药用起源传播的历史脉络。一、茶的饮用起源学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茶起源中一直都是药物起源说占主导地位。而到了现代,一些研究学者们对中国茶的起源又有了新的争论。主要分为三种:即药用起源学说、食用起源学说和饮用起源学说。其中饮用起源学假说,比较有影响的有日本学者诸刚存和布目潮氵风。诸刚存在《朝鲜的茶与禅》上卷《朝鲜茶的历史分布》说“在优质水比较少的中国,从民族保健的角度来看,茶是绝对的必需品。相反,朝鲜的水质非常好。”学者布目潮氵风在1995年《中国吃茶文化史》29页中说:“人类为了解渴,在食品之外另有所求,这时首先用冷水,其次用开水来满足。但是在水质恶劣的地区,单单的水是难以下咽的。在这些地区产生了往开水加些植物,加工成比较好喝的饮料的想法。于是在中国,人们发现经过加工茶树的叶子而制造的茶最为优异。所以陆羽在8世纪的唐代创作《茶经》的目的之一,是宣传作为独立饮料的茶的优异品质。”作者首先用这样的假设作为必要条件,然后以个人猜想作为结论。看似有理有据的总结,实际理由与现存大量史料很有出入,不经意间,中国茶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被否定了。《茶经》不是为了解决人们饮用水的问题而编写的。首先这样的条件结论是与陆羽写《茶经》的本意相背离,这样一种浅表的猜测,凸显了布目潮氵风有意忽略了陆羽写《茶经》(780年前后成书)的时代背景。在唐《封氏闻见记》中记录:“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在大唐时期,政治相对开明,社会逐渐稳定。随着中国禅宗在安史之乱(756年)以后佛学的盛行,除南方及中原地区外,北方民族对茶开始认知,学习饮用。饮茶风潮与禅学盛行。1987年从陕西法门寺地宫一同出土的佛骨舍利和唐代茶具,也从侧面反映出茶与宗教与国家的密切关系。在《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年间,朝廷收入矿冶税,每年不过七万余缗(读min一千文钱为一缗,量词指钱)抵不上一县茶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见茶税之重,利益之大。茶叶的巨大贸易,一跃成为当时国家的支柱经济产业,从唐代一直到清代,茶叶、瓷器和丝绸贸易与欧亚各国的互通有无,一直都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支撑着中国封建王朝富强。在陆羽写出《茶经》的时期,茶叶贸易已经在全国非常普及了。从《纪异录》中得知:小时候的陆羽就在寺院为师傅煮茶,煮出的茶的味道比其他师兄弟要好很多。这里需要澄清一点,古代的饮茶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口渴时候的饮用需求,而是因为当时大兴佛教,社会禅学盛行。为了消除晚上学习经典时候的困意,所以才喝的茶,唐宋时期一般称之为茶汤。这和中国水质问题根本没有一点关系。关于饮茶的方法也是值得商榷的。中国古代的饮茶方法简单分为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我们现在用的属于泡茶法。提起煎茶法也许你会感觉陌生,如果说起煎汤药,你也许会理解。在古代中草药是如何使用的呢?就是根据病症,抓一定分量的晒干的切碎的草药,配合适当的水和火候。最后在煎煮一定时间后,倒出的具有浓浓的颜色和气味的棕色汤汁。唐代煎茶法,也是使用这样的方法。日本学者高桥忠彦在研究中国古代沏茶法很有造诣。在《日本茶汤全史》第一卷203页记录:“自古以来,茶是因为药用效果被做成可能像汤一样的食品。在陆羽使用茶的术语中,关于药学的用语、烹调技术的用语有很多都是暗示药用这一点。例如,尽管意思上有所区别,但是水的‘三沸'在《齐民要术》中就经常被提及。”从客观角度描述了唐代茶汤的真实的样子。今天日本主流仍然把我们现代泡茶方法制成的淡淡的茶水也称之为茶汤。如果用茶这类植物本身的苦味调节水中的异味,促使人可以咽下去的理由成立的话,同理是不是也可以证明,咖啡的出现、流行也可以归结为当地的水质不好,所以人们渴望改善,找到了咖啡这种植物,所以需要把苦涩的咖啡放到水里去煮,然后用于饮用呢?二、茶的食用起源假说食用起源说和药用起源说都是认可程度比较高的学说。从食用起源假说上看,古代晋、三国、唐等时期都有茶叶是可以和食物一起做成菜或者汤的记录。日本学者中村乔先生认为:“中国茶是由羹汤发展而来的,羹汤中留有茶叶碎片是食用的最原始的形态。”再从民俗的方面考察,现在的云南的基诺族、景颇族。四川的苗族、彝族。日本山口县周防大岛及东越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人将新鲜茶叶加盐,凉拌做菜,或腌制食物。其中也有茶叶加上其他植物一起做汤或用茶汁和米煮粥或米饭等食用方法。是否因为现有局部地区保留这种食用方法,就可以结论推测出茶来自于食用起源呢?茶作为一种植物,有着多样的功能。用最原始的未经加工的茶树的叶子煮成的汤食,无论和现在社会茶的定义还是和古代茶的定义都不是一样的内容。虽然原料没有变化,但是不属于同一种属性物品,类似于米饭和米粥的关系。原料都是米和水,但是加工的方法不同,用材料的比例不一样之后,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定义饭和粥就不是一回事了。更何况,制茶工艺相对而言是复杂的。如果茶树的叶子仅仅是作为一种绿叶无毒的植物叶子被食用,如今天苏子叶一样,并没有经过制茶的技术加工,和茶叶的定义相比不一致,那么它们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如果把茶树的叶子和其他食物放到锅里煮成肉汤或者菜汤。有三种可能:1.作为一种调料,类似于今天中华料理店里用香叶腌制酱肉熟食。2.和别的食品一起作为菜汤,类似砂锅。虽然有汤,可以饮用,但是它的定义是菜肴。3.就是具有药用价值的药汤了,类似于受风寒时候饮用的姜汤。据《本草纲目》记录,煎茶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良药,如痢疾。另据日本学者守屋毅在《吃茶文明史》中《茶的文化》229页论述调查是否有腌制茶叶作为菜的食用起源学说时说:“至少在今天能够确认的范围里,食用茶始终作为‘食用茶'存在独自发展,而没有像‘饮用茶'转化”。为什么国外研究者都要一直忽略神农氏呢?关于神农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例如《史记·三皇本纪》载;“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有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中也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说、文化、历史。任何事情都是有起源的,中国农学,药学的起源来自于原始社会的神农氏时期。到了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初步形成,以至于通过后来秦汉医学家完善,依托神农的名号编写,推广《神农本草经》《神农食经》等等,类似于《黄帝内经》编写和推广,它并不真的是哪位皇帝编写的,这样就否定它的价值和可信度了吗?古代中国在先进时期的各种典籍,输送到周边各国,长久影响着东亚文明。当代中国,学习周边国家的技术、文化、教育。我们原有的文化、文明与现有先进国的文化、文明有交集,有碰撞的时候,我们要提供可靠实物证据证明某种文化、文明是源于中国,是中国固有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传说需要去用证据去证明,没有证据就被否决,常常被验明正身的民族文化,活的好无助,好可怜,好没有尊严。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密切,展示给对方最好的就是自己特有的文化。历史的某一天,阿拉伯商人把从印度人那里学来先进的数字文化传到欧洲,从而传播到世界各地。阿拉伯数字成为了世界数字的代名词。印度的数字贡献却逐渐被世人忘掉了。中国文化,今天也面临这样的命运转折。今天提起茶道文化,你会想起日本还是中国?提起药膳饮食文化,你会想起韩国还是中国……三、茶的药用起源假说纵观中国历史,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社会积极开放,精神风貌蓬勃向上,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外交各个方面发展均衡的伟大时代。在当时,隋唐帝国雄踞亚洲,王朝的一切制度都是别国学习的典范。在茶的药用起源上看,早在东汉末期,葛玄(164-244年)在天台山的主峰华顶修炼金丹时便开辟了葛仙茶圃,唐代天台山道士徐灵府的《天台山记》说,华山上“松花仙药,可给朝食。石茗香泉,堪充暮饮。”至今仍见于华顶山葛玄归云洞前。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对于茶的效用功能有一句很深刻的总结:“茶为万病之药”。唐代陆羽《茶经》卷上一之源中这样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之外,还有卷下六之饮:“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卷下七之事:《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日本学者宫崎道三郎在《唐代的茶商和飞钱》一文中,概略地讨论了饮茶的历史,根据中国和日本的史料,主张茶的本质起源是药品。但是也有像矢野仁一这样的研究者坚决反对,并要求提供证据。他们认为现存书籍都是宋朝以后印制的,随意添加删改美化材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没有更原始的证据出现前,不可全信。当代中国茶圣吴觉农先生也支持茶的药用起源学说,并做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在战国或者秦代以后,茶是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浙江树人大学关剑平博士(立命馆大学博士)也在《茶与中国文化》10页中同意此观点。“神农为农耕与医药之神,他是早期农耕和医药学形成的象征性存在。”日本谴唐僧空海大师,在他留下的《高野杂笔集》,在谢嵯峨天皇寄茶的书简中写到:“思渴之次,忽惠珍茗,香味俱美,每啜除疾”。茶在唐代成为了一味“仙药”。除《茶经》之外,我国现存有古代大量有关茶的防治疾病功效的资料 。据林乾良医师1992年考证,将茶叶的功效分为近30项:益思提神、消除疲劳、止渴生津、清热解暑、利尿解毒、坚齿防龋、消食去油腻、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通便、治痢、去痰、祛风解表、抗辐射、治心痛、疗疮治阳痿、疗肌、益力气、明目护肝、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等。文献共计106种。本草类28种,医方类23种,茶书类14种,经史子集类,共31种。仅以唐宋为例:本草类:《神农食经》《桐君录》引自《茶经》、《新修本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本草图经》《本草别说》《山家清供》等;医方类:《枕中方》《孺子方》《华佗食论》《陶弘景新录》《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妇人方》《兵部手集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人斋直指方》等;茶书类:《茶经》《采茶录》《茶赋》《茶谱》《吃茶养生记》《大观茶论》等;经史子集类:《广雅》《博物志》《述异记》《茶酒论》《唐国史补》《东坡杂记》《格物粗谈》《物类相感志》《古今合璧类外集》《岭外代答》《续博物志》等。唐宋,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时期。关于描述茶的诗歌作品仅仅唐宋就有在两千多首茶诗。例:《饮茶歌送郑容》皎然: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忄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日本汉诗,选自《凌云集》中的《夏日陪幸左大将藤原冬嗣闲居院应制》节选,滋野贞主:寂然闲院当驰道,礻氏候仙舆洒一路。酌茗药室径行入,横琴玳席倚岩居。如果抛开亚洲,看看欧美的文献又是怎么样描述茶的药用起源的吧。大概1271年威尼斯商人兼探险家马可波罗来的中国。17年的中国生活,回国后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行传播,更多的商人怀着淘金梦,乘船东下,到达亚洲各地。其中一位意大利商人约凡-巴第斯塔-莱姆奇欧(G-B-Ramusio)最早从一位波斯商人哈只马合木那里知道作为药用的中国茶叶。1559年,他在《航海与航行》(Navigationi et Viggi)中写到:在中国各地,他们使用一种植物,叶子被称为中国茶(Chiai Catai),他们食用这种食物,不论干湿,均用水煮好,空腹吃一两杯煎成汁。它祛除热症、头疼、胃疼、肋疼与关节疼,注意须尽可能热饮,它对其他许多疾病有益,痛风是其中之一,其他的今已不记。恰感积食伤胃,若他饮用少许此煎汁,即可消滞化积。故而此物旅行者必随身携带,且不论何时人们愿以一袋大黄换取一盎司中国茶。据说,早在1556年冬天,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罗兹神父(或称加斯波尔-克罗兹 加斯波尔达-克罗兹Gaspar da Cruz)曾经亲自到过中国广州,并在中国沿海一带地方游历数月,是第一个品尝中国茶的欧洲人。遗憾的是他撰写的《中国志》(Tractado em que secotammuito per esteso as cousas da China)直到1570年病故后才在故乡恩渥拉正式出版。该书中记录了作者在中国的亲身见闻,“如果有人或几个人造访某个体面人家,那习惯的做法是向客人献上一种他们成为茶的热水,放在瓷杯里,放在一个精致的盘上(有多少人便有多少杯)。那是带红色的,药味很重,他们常饮用,是用苦味的草药调制而成。他们通常用它来招待所有受到尊敬的客人,既包括熟人,也包括陌生人,他们也多次请我喝这种饮料”。根据以上史料记载,我们可以总结的出,欧洲人最早了解到中国茶叶知识的信息主要包括: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后经过加工的制成品,茶叶必须煮沸,而且要趁热饮用,茶叶是一种对身体有益处的药品,茶叶不仅是一种备受尊敬的日常饮料,而且可以作为饮料招待贵重客人再通过世界历史学考察,欧洲的历史文献记录。16世纪茶叶传入葡萄牙,17世纪传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西班牙,茶叶最终漂洋过海以万能的“东方草药”的名义到风靡欧洲;等等。1906 年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在美国纽约出版的《茶之书》(The book of Tea)中写到:“The began as medicine and grew into a beverage.In China,in the eight century,it entered the realm of poetry as one of polite amusements.”意思是在8世纪的中国,开始是作为药方,慢慢地变成饮品。更以上层社会的风流雅致,步入了诗句的殿堂。四、以茶文化史研究角度总结茶文化,来自东方,来自亚洲,来自中国。但在今天,在中国饮茶的国人并不多。了解,热爱中国茶文化的人就更少了。如果中国古代文化一个一个的退出核心舞台甚至是历史舞台,这将是多么悲痛的事情啊。中国的茶文化,作为中国一个辉煌时期的历史文化的标志,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研究并发展它。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学者、老师和未来的精英们,也应该与时俱进,转换思想,更新思维。在教育文化产业的阵地上,不应该像传统农业经济那样继续保持着粗放、低端的培养模式。到头来落后了就一定会被世界戏弄,嘲讽冷落,边缘化。中国文化研究也应该紧跟上时代步伐,朝向高精尖的培养方向稳步前行。当代的“中国梦”的提出与表现,应该不仅仅局限发展在经济,军事,更应该着重发展我们落后的文化教育产业,由衷的希望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学者们,能真正的高瞻远瞩,促成华夏儿女共同追求的同一个梦想——一个国富民强,文化繁荣的——大“中国梦”。[参 考 文 献][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日]冈仓天心.茶之书[M].谷意,译.济南:山东书报出版社,2012.[3][日]高桥忠彦.中国口契茶文化と茶书の系谱[D].东京:东京学艺大学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系I,2006.[4][日]茶の汤文化学会,编.日本茶の汤全史(第一卷中世)[M].京都:思文阁出版,2013.[5][日]熊仓功夫,程启坤,编.陆羽『』の研究[M].东京:宫带出版社,2012.[6]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沈冬梅.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8]增勤,沈冬梅,朱自振,编.中国古代茶树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林乾良,陈小忆,编.中国茶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1]商成勇,岳南.万世法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2]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The Research about the Origin Theory of Chinese TeaLV Fei1,ZHAO Ya-nan2(1.Tokyo Gakugei Univetsity,the National Language Education Speciality,Tokyo 184-8501,Japan;2.Japan Ochanomizu University,Graduat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Tokyo 112-8610,Japan)Abstract:Chinese te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In the world,tea culture has a distant origin and a long development.But,Chinese tea culture has not been advanced as developing of national economy at the present time.In the past,Chinese culture like silk,ceramic,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ea culture affected the culture of the world.On the contra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Original classic culture is diluted and nibbled gradually.In this text,we want to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our proud tea culture by researching the origin of tea from the view of tea culture history.Chinese tea culture is not obsolete and never be obsolete,Which will be a part of China and a part of Chinese dream forever.Key words:Tea Culture;Tea Medicine;Origin of Tea[责任编辑:田丽华][中图分类号]G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13)06-0131-03① [收稿日期]2013-09-26[作者简介]吕飞(1985-),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东京学艺大学国语教育研究科201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日古典汉文学比较研究;赵亚男(1986-),女,河北保定人,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人间文化创成科学研究科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亚洲言语文化。
明代饮茶方式的变革及名茶好尚
作者: 刘双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代 炒青 饮茶方式 茶艺 
描述:茶文化源于我国,数千年来,一路迤逦,行至明代,更是变化万端,异彩纷呈。明代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前,打破了唐、宋之时制饼、碾磨、煎、煮、点等法,开千古瀹饮之宗。茶叶炒青加工盛行,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明代人对名茶的追求也因为炒青的出现而日渐风行,影响深远。
全文:明代饮茶方式的变革及名茶好尚刘 双摘要:茶文化源于我国,数千年来,一路迤逦,行至明代,更是变化万端,异彩纷呈。明代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前,打破了唐、宋之时制饼、碾磨、煎、煮、点等法,开千古瀹饮之宗。茶叶炒青加工盛行,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明代人对名茶的追求也因为炒青的出现而日渐风行,影响深远。关键词:明代;炒青;饮茶方式;茶艺茶文化源于我国,源远流长。先秦至隋唐,茶以其品性、格调,成为饮中至尊。明代之时,茶叶加工发生变革,炒青工艺盛行,带来饮茶方式的巨大变革。唐、宋之时,人们的饮茶方式主要是煎、煮法,茶叶在蒸青后被压制成饼状,煎煮前先要碾磨成末,然后或合水而煮、或盏内冲点。明代人则把炒青处理后的茶叶直接投入杯中冲泡,如此简单一炒一泡,实开茶文化中千古瀹饮之先河,壶泡杯饮法随之确立。明人在把杯换盏之余,对名茶的追求也因为炒青的出现而日渐风行,影响至今。一、叶茶流变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的国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所以自茶被发现和利用以来,茶的饮用方法便在不同的时空下,被不同的族人所演绎:有直接采来嚼食的,有采摘鲜叶投入锅中或者加入调味之类煎煮的,有采摘之后晒干收藏备用的,有将鲜叶蒸熟捣烂做成小圆饼焙干再碾碎饮用的,所谓因时因地制宜,各种方法不一而足。大河汤汤,必有其干。自茶圣陆羽著《茶经》至宋代以来,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的制茶工艺大行其道,饮用之时要先把茶饼碾碎,然后,或煮之,或点之,即所谓的末茶之法,也正是今日日本茶道文化的滥觞。但是,到了明代,这种曾孕育了我国茶文化辉煌与精致的饮茶方式,被彻底打破了,叶茶饮用被大力提倡和推广,茶文化进入了叶茶时代。所谓叶茶法就是茶叶不再被捣烂加工成茶饼,而是经做青,主要是炒青之后,直接保存备用。明初受宋元影响,把干茶叶碾碎于茶盏中点用,其后,主要是把茶叶直接放到壶中或茶碗中,用开水冲泡,近似今日的饮法。推动这种变化的力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洪武二十四年 (1391年)九月,明代太祖朱元璋下的一道诏令,诏曰“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以进,有司勿与。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役。上闻有司遣人督迫纳贿,故有是命。”[1](P44)此诏令一出,将传统的团茶废除,改贡叶茶。这道诏令意义非凡,非但确立了叶茶在我国茶艺史上的地位,同时也确立了近代叶茶的饮茶方式,可谓奠定了近代茶文化蓬勃发展的基石。间接的原因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饼茶的制作,从一开始就有人非议,认为其有损茶叶的自然之性,且制作和饮用时比较繁琐,尤其是龙团凤饼的制作,最是劳民伤财,不为仁人义士所取。出身于元末社会底层、了解民间疾苦、习惯于粗贱的叶茶饮法的朱元璋,也正是有感于此才诏令罢造龙团。另外,元代之时,茶文化受马背民族的影响,朝两个趋势发展:一是俗饮范围逐渐扩大,饮茶更广泛地渗透到人民的生活、民风、家礼之中;二是重返自然,茶人走向自然界,重新将茶、将自己溶入自然中。所以,叶茶一经皇帝提倡,便很快成为文士之人的雅尚与追求,民间对之更是推崇备至。这样一来,最自然,也最简朴的饮茶方式,在帝王最具权威的倡导下,一枝独秀,成为主流,以至于带动整个茶文化进入别有洞天的新境地。明史研究专家吴智和先生认为,以文化层次而言,叶茶法的提倡,看似退转,实际上正好契合自然,因此退转之余,反而解脱传统的人为固滞,而走上一条豁然开朗的正途。二、名茶好尚所谓名茶,顾名思义就是有名气的茶,受人珍爱的茶,品质优异,色、香、形、味别具一格。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品种丰富多样,古今见于记载的茶叶品种达几百种之多,明代更是名茶辈出,各具特色。明代茶叶名品繁多。明万历年间黄一正著有《事物绀珠》一书,其中茶类一节中收录当时全国名茶多达98种,地域范围覆盖今天15个省区。在这98种茶叶中,大多数是第一次出现的新茶名,这也就是说,这些新见的茶叶,都是在明代万历以前的一二百年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徐渭的《徐文长先生秘集》所列亦有31种。但最为时人称道者要数“饮遍天下”的苏州虎丘茶、长兴的罗茶、杭州的龙井茶、临安天目茶、江北的六安茶等。这些几乎都是明代新兴起来的名品新贵。虎丘茶产于虎丘山,在唐代之时还只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山茶。虎丘山四周环水,山上是坡地状的砂壤,十分宜于茶树生长,并且紧邻剑池,山坡平缓,可得天然泉水的灌溉。虎丘茶叶多呈黛色,点泡的茶汤色白,味淡雅,有豆花香。顾湄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修的《虎丘山志》中具体描述虎丘茶的特点,说它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点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宋人呼为白云花。由于它的品质好,加上物以稀为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名声越来越响。到明代时,地理学家王士性甚至赞扬“虎丘天池茶,今为海内第一”[2](P306)。屠隆在他写的《考窼余事》一书中也盛赞虎丘茶“最号精绝,为天下冠”[3](P56)。罗?茶亦称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浙江长兴县一代,“罗去宜兴而南皉八、九十里。浙直分界,只一山岗,岗南即长兴,山两峰向阻,介就夷广者,人呼为?”[2](P176)。?即两山之界,因有罗氏隐者隐居于此故名罗?。明人十分推崇罗?茶,熊明遇有《罗?茶记》,周高起有《洞山?茶系》,专记其事。罗?茶制法以蒸青为特色,如闻龙《茶笺》所说:“诸名茶法多用炒,惟罗?宜于蒸焙。”甑中蒸熟,然后烘焙,茶形呈片状,故称片茶、?片。周高起将茶按品质高下及产地分作四品:第一品产于老庙后,“每年产不廿斤,色淡黄不绿,叶筋淡白而厚,制成梗绝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 秋水,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2](176)。陈贞慧《秋园杂佩》评?茶道:“色香味三淡,初得口泊如耳,有间,甘入喉,静入心脾,有间,清入骨。嗟乎!淡者,道也。”[4]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宋代已有径山龙井之说,但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今天所称的西湖龙井。元代之时,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渐露头角,明代始为上品,名声随着品质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代李日华也认为龙井味极腆厚,色如淡金,气亦沉寂,而嘴咽之久,鲜腴潮舌,又必借虎跑空寒熨齿之泉发之,然后饮者领隽永之滋,而无昏滞之恨耳。屠隆《考窼余事》里亦称“大抵天开龙泓美泉,山灵特生佳茗以副之耳”。天目茶,又称天目青顶,产于浙江临安天目山。天目山是宗教名山,有多处佛教名胜。这里古木参天,山峰灵秀,气候温暖湿润,腐植质厚达二十厘米左右,土壤疏松,色黑,呈酸性反应,且终年云雾笼罩,山上雾日多,年平均有二百五十天以上,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天目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唐朝就闻名于世。陆羽《茶经》记载:“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至明代,有茶人著书将天目青顶与龙井茶等六个茶品同列为佳品。天目青顶茶外形紧结略扁,形似雀舌,叶质肥厚,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有光。滋味鲜醇爽口,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冲泡三次,色、香、味犹存,是色、香、味、形俱全的茶中佳品。六安瓜片,产于安徽霍山,所谓“浙杭龙井、徽六瓜片”,其在我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茶不仅可消暑解渴,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唐代就有霍山产茶的记载,明时始作为贡品。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记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小岘春”即六安茶。[5](P793)许次纾《茶疏》称:“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屠隆《考窼余事》将六安茶列为当时名茶六品之一。明代市井小说《金瓶梅》里也有六安茶的记载,如第23回,吴月娘在李瓶儿房中吃酒,吩咐丫环蕙莲:“对你姐说:上房栋妆里有六安茶,顿一壶来俺们吃。”[6]三、名茶成因通观明代茶文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明代名茶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密不可分。首先,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明代名茶多出江南,这与江南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其一,江南本身占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所谓“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其二,明代之时,江南社会生产富庶,人文兴盛,各阶层普遍重视饮茶,善于品饮论茶者辈出。其次,从历史上来看,产茶历史悠久,产地辽阔,茶树品种优良,劳动人民丰富的栽制经验,是名茶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封建帝王对贡茶的重视和苛求,往往指定产茶的官府,规定年额,及时进贡,不得延误。官吏为争宠求荣,不择手段命令茶农制造好茶。这样产生了不少名茶,如宋代的北苑贡茶。二是随着佛教的传入和茶在佛教中被利用和重视,围绕名山寺院产生了一批名茶,如径山茶。三是随着茶饮在民间的普及,客来敬茶、以茶会友成为普遍的礼仪和雅俗,文人雅士吟诗作赋,也催生了一些名茶。最后,明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的时期:茶叶产区进一步扩大;不少原来不产茶的地区开始栽种茶树,整个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茶产兴盛,名品繁多;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技术有所提高,尤其是制茶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茶类得到空前发展,绿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花茶等始兴或进一步发展,从而开创了我国传统茶业发展的新时代。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名茶一说呢?正如龚永新先生所言,名茶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了名茶的审美。他认为名茶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其社会美的表现始终具有社会功利的性质以及具有时代性的特征。[7](P203)[参考文献][1]吴智和.明代僧家、文人对茶推广之贡献[J].明史研究专辑,(3).[2]陈祖窼,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3]屠隆.考窼余事[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4]陈贞慧.秋园杂佩[M].引自《粤雅堂类书》第十九集,(清)伍崇曜南海伍氏籍,出版时间不详.[5]徐光启.农政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6]齐烟,王汝梅会校.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崇祯本).济南:齐鲁书社,1989.[7]龚永新.名茶的社会审美特征[J].科技资讯,2007,(14).刘双,女,硕士,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责任编辑:李丽娜
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施肥现状及建议
作者: 郑旭霞, 余继忠, 姜新兵, 邵勇, 林晨  来源: 《茶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土壤 施肥 调查 
描述: 对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土壤和肥料管理状况的调查表明,基肥的施肥时间和方式较为科学合理,为西湖龙井茶的优异品质提供了基本保障.不同村的施肥习惯和肥培管理有明显差异,但同村有较高的一致性.调查茶园平均肥料投入群体1041.13元/亩,龙井43茶园1281.00元/亩,肥料投入达到每亩800元时,加大肥料投入对春茶产量和产值增加贡献不大,控制施肥对促进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66.7%茶园中的有机质含量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标准,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硫、速效锌基本达到或超过优质茶园土壤标准;55.6%茶园速效镁含量偏少,建议适当增施镁肥.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该地区茶园肥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全文: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施肥现状及建议_郑旭霞.pdf
“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保护的意义、挑战与策略
作者: 陈群峰, 陈富桥, 宋文娟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品牌保护 申遗 挑战 建议 
描述:西湖龙井茶是中国茶产业的典型代表,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典范,是精致、和谐的杭州生活方式的代表。进入"后申遗时代"的西湖龙井茶供需矛盾会进一步扩大,品牌透支行为的负面影响将被放大,传统发展模式将受到世界遗产公约制约,对西湖龙井品牌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品牌保护理念应从"打假"向"推真"转变,深入挖掘西湖龙井茶文化特性,提炼品牌核心共性,建立完善的西湖龙井品牌使用许可制度,鼓励企业品牌的发展创新,实施茶园景点化管理,加强茶叶质量源头治理,提高西湖龙井茶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全文:“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保护的意义、挑战与策略陈群峰1,陈富桥2,宋文娟2(1.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浙江杭州 310008;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浙江杭州 310008)摘要:西湖龙井茶是中国茶产业的典型代表,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典范,是精致、和谐的杭州生活方式的代表。进入“后申遗时代”的西湖龙井茶供需矛盾会进一步扩大,品牌透支行为的负面影响将被放大,传统发展模式将受到世界遗产公约制约,对西湖龙井品牌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品牌保护理念应从“打假”向“推真”转变,深入挖掘西湖龙井茶文化特性,提炼品牌核心共性,建立完善的西湖龙井品牌使用许可制度,鼓励企业品牌的发展创新,实施茶园景点化管理,加强茶叶质量源头治理,提高西湖龙井茶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关键词: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申遗,挑战,建议中国茶叶加工2013,(2):5~9,18从自然与历史中走来的西湖龙井茶,凝聚着西湖山水的灵秀、渗透着茶禅文化的深意、延续着历史与岁月的文脉,一壶茶,生动了一湖水,美丽了一座城。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龙井茶园和龙井茶文化也一同载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龙井茶文化发展史上华彩绚丽的篇章。自此,西湖龙井茶承载的品牌内涵与影响力将呈现质的跨跃,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品牌管理压力和挑战,走好“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茶的保护与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1 西湖龙井品牌保护与发展的意义与必要性西湖龙井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被誉为“绿茶皇后”,是中国绿茶的标杆,其名气之大在中国茶产业中首屈一指。如今,西湖文化景观的成功申遗无疑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西湖龙井茶的知名度,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保护可以说是整个茶产业品牌保护的缩影,是引领茶产业品牌发展的旗帜,具有极为重要的标杆意义。具体而言,进入“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保护与发展具有文化、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重要价值。1.1 文化价值: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茶文化历史悠久,渗透着儒、道、佛各家的深刻哲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国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代表。杭州西湖的成功申遗意味着保护、开发西湖龙井茶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纳入到世界的视角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翻开岁月的画卷,西湖龙井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如涓涓细流蜿蜒而出。据史料记载,西湖群山自东晋时期就已开始栽种茶树。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其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及至北宋,上天竺高僧辩才大师将灵隐、天竺一带的寺庙山茶移种到现在的风篁岭一带,遂使南山一带逐渐成为茶叶的主要种植基地,在明清以后发展成为绿茶之首“西湖龙井茶”[1]。西湖龙井茶不仅历史底蕴丰厚,其文化渊源同样深厚,众多与龙井茶相关的诗词歌舞、饮茶文化传衍至今。如苏东坡的千古绝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唐韬的“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等[2]。龙井一带自古是文人雅士与僧人品茶参禅的胜地,如宋代辩才、苏轼、陆游等,他们通过品茗活动“寄情山水”,或于山间抚琴烹茶,或相聚品茗、以诗会友,追寻着“天人合一”的精神享受[1],龙井茶的品茗与西湖景观的观赏行为建立了不可分割的精神关联,是传统文化载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另外,西湖龙井茶还是中国传统茶叶炒制技艺传承的典型代表,是传统工艺文化的积淀。西湖龙井茶的传统纯手工炒制工艺极为精细,其“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的十大手法更是中国制茶工艺的瑰宝。1.2 经济价值:西湖龙井茶是杭州多功能都市休闲农业的典范“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保护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龙井茶商品产销经济收益的提升,还体现在促进以西湖龙井茶为基础的杭州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首先,龙井茶与西湖一起成功申报世界遗产获得了国际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从政府部门到新闻媒体,从当地居民到国内外游客。更多的游客将被吸引前往“赏西湖、品龙井、感受龙井茶文化”,西湖龙井茶的品牌认知群体大幅扩大,其消费群体也将随之扩大,这无疑会促进龙井茶商品产销收益的提升。另外,西湖龙井是杭州特有的都市农产品,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了产业关联度高、功能多样的都市休闲农业产业链,不仅具备基本的龙井茶商品产销功能,还带动观光茶园、旅游茶庄、生态旅游茶村、茶馆、茶叶深加工及茶文化商品等产业的发展。西湖的成功申遗为以西湖龙井茶为基础的杭州都市农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将会极大地促进基于龙井茶园和龙井茶文化的都市休闲、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相关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1.3 社会价值:西湖龙井茶是精致、和谐的杭州生活方式的代表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金名片,它与杭州西湖共系一方水土,代表了杭州的人文气质和生活方式,象征着一种精致、和谐的杭州精神。同样的,进入“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的保护与开发关系到杭州城市形象和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杭州是“生态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都”,西湖是“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名湖”,西湖龙井茶则是孕育于这一片山水之间的历史名茶。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根,那么西湖龙井茶可以说是杭州的魂,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品质特征和休闲雅致的品饮趣味渗透着杭州的人文气质,是杭州自然山水与人文气息的融合,将杭州的城市形象极自然地融入到日常的饮茶生活之中。工作生活之余沏上一壶龙井,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感受茶于水中再生的自然和谐之美,聆听秀美杭城自然的呼吸——这是西湖龙井赋予杭城人最为珍贵的品质休闲生活,为忙碌的都市生活灌注着丝丝缕缕的精致与和谐。2 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保护面临的新挑战西湖的成功申遗丰富了西湖龙井的品牌内涵,是西湖龙井品牌实现由代表产品层次向代表城市形象层次升级跨越的契机。但随着申遗成功后西湖龙井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目前假冒西湖龙井茶充斥市场、以次充好现象频发等市场乱象造成的品牌负面影响也将会更大,西湖龙井品牌的延续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2.1 高知名度下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扩大西湖龙井茶已经是公认的历史名茶,其知名度在我国茶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受独特的原产地域特点的限制,西湖龙井茶实际产量非常有限,西湖的成功申遗将西湖龙井茶推向世界的同时,也意味着西湖龙井茶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西湖龙井茶的需求量势必会进一步增加,而有限的产量却无法满足持续增加的市场需求,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不断扩大的供需矛盾会进一步推高西湖龙井茶的市场价格,高价格背后的利益诱惑又会引发更多不正当的机会主义市场行为,非原产地龙井茶冒充正宗西湖龙井茶等假冒伪劣问题将进一步威胁市场的良性发展,协调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关系、保护西湖龙井品牌的地域性问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2.2 品牌透支行为的负面影响将被放大西湖龙井茶的真与假是目前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市场违规行为打击不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及茶叶外观上难区别等客观原因影响,西湖龙井茶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市场上销售的西湖龙井茶品质参差不齐,价格混乱,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非原产地龙井冒充正宗西湖龙井茶。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原料做假,用西湖龙井茶产区以外的扁形茶冒充西湖龙井茶,更有甚者用浙江龙井茶区以外的茶叶冒充或者拼配西湖龙井茶;二是产地做假,用景区以外的茶叶标注一级保护区茶,更有甚者在景区挂牌,实则生产、销售景区以外茶叶;三是虚假宣传,一些企业的宣传广告借用景区文化、景区地名误导消费者。这些行为无疑会降低消费者对西湖龙井品牌的信任度,减弱品牌忠诚度,甚至引发市场上西湖龙井茶的质量失控现象,造成对西湖龙井公共品牌的价值透支,进而损害西湖龙井的品牌形象。进入“后申遗时代”,西湖龙井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将是一把双刃剑,西湖龙井茶不断扩大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也会放大各种负面效应,市场套利行为将受到更大的短期利益诱惑,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将会更大地削弱品牌的市场价值,造成更严重的品牌透支。2.3 西湖龙井茶源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不足西湖龙井今天的品牌地位与市场影响力,离不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尽管西湖龙井茶的产量、产值逐年在增加,市场影响力更是借申遗之东风将大幅提升,但西湖龙井茶的文化价值的保护、传递与弘扬却没有相应的加强。从西湖龙井茶文化上索取的要大于给予的,尤其是对西湖龙井茶源头文化的保护与挖掘不够。一是目前对西湖龙井茶文化的市场化利用多停留在碎片化、片面化的层面,缺乏对西湖龙井茶文化全面、系统的研究。二是缺乏全面展示西湖龙井茶历史文化的专业化宣传渠道与场所,目前还没有专门展示西湖龙井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场所。三是位于西湖龙井发源地的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部分茶农,缺乏西湖龙井茶文化的意识。成功申遗后,西湖龙井茶文化将走进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视线,高市场关注度下,更需要西湖景区充分发挥西湖龙井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地位,有效地开发源头文化资源为产业所用。2.4 世界遗产公约约束下现有茶叶发展模式将受到制约西湖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景区内的生产、建设必然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约束,必须要保持遗产元素的原真性、完整性,作为世界遗产要素的西湖龙井茶也不例外。因此,西湖龙井茶在种质资源、地形地貌、土壤环境、植被环境、种植方法、加工技艺等方面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不能仅为了发展茶产业而忽略了景观、环境。相反,西湖龙井茶生长在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内,更要注意种植、施肥、防病虫害、加工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游人的感受,受到的制约要大于申遗前;并且茶叶生产加工基础建设不能再扩张,这将制约茶产业的发展。2.5 小生产模式下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西湖龙井茶产业生产规模小而分散,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首先,从规模上来看,景区西湖龙井茶总产值不足1亿元,茶园面积不到700公顷,景区内茶叶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规模最大的茶企年产值不足5000万,年产值超2000万的茶企仅3家,而茶叶小微企业就有70余家,茶叶小微企业、茶叶店、茶农自产自销占景区销售50%以上。区域品牌响亮而龙头企业缺失,加上大多数茶企经营理念落后、眼高手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合力。其次,从生产方式来看,目前景区内西湖龙井茶生产销售仍以“一家一户”家庭式生产经营为主,景区2800户农户茶园面积占茶园种植生产总面积的93%以上,而茶叶企业中拥有承包权10年以上面积在6.67公顷以上的不足5家,3.33公顷以上的不足12家。茶企对种植环节的控制主要通过集中或上门向农户收购干茶为主、收购鲜叶为辅的方式实现。这种家庭式生产方式造成了西湖龙井茶难以实现标准化,质量控制难,种植规程不统一,加工工艺不一致等问题。再次,组织化程度不够、抗风险能力较差,国家大力鼓励和提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景区也还不成熟,现有合作社的带头、示范作用并不明显。随着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采茶工、炒茶工工资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茶农承担了更大的市场风险,打击了部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3 对今后西湖龙井品牌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3.1 保护理念从“打假”向“推真”转变西湖龙井是典型的区域公共品牌,具有集体共享性,在品牌使用和维护中存在“搭便车”的市场行为,众多中小企业品牌繁杂,数量多、规模小、信誉度不高,不但没有增强品牌的信用度,反而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造成西湖龙井品牌保护的地域性问题更加混乱。为此,合理有效地整合品牌资源,理顺西湖龙井母子品牌的发展关系,将品牌保护与发展的重点从产品打假向产品推真转移,多途径加强原产地西湖龙井的推真力度,将会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协调原产地西湖龙井茶的数量、质量和美誉度。一是,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原产地龙头企业,形成品牌聚集效应和产品推真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形成围绕龙头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区域化布局形式。龙头企业对当地的其他小型生产企业和茶农还具有很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规范小、散、乱的市场现状。二是建立杭州特色的流通模式,通过品牌特许专卖、品牌背书制和品牌经理制度等品牌管理手段,在流通领域形成以茶企(茶叶合作社)的子品牌为主,西湖龙井的母品牌为辅的流通模式,拓宽西湖龙井品牌的推真途径,加强推真力度。3.2 深入挖掘西湖龙井茶文化特性,提炼品牌核心共性由于存在质量特征的隐蔽性、区域性以及生产经营的分散性,目前西湖龙井的品牌形象模糊、识别度低,模仿难度低,消费者选择成本高。为此,西湖龙井的品牌保护首先要梳理品牌资产和品牌归属,提炼出西湖龙井的核心价值与共性,构造区域品牌识别,建立起鲜明的品牌差异。需要组织力量从深入挖掘西湖龙井茶的文化源头入手,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茶文化碎片进行收集整理,重点对唐、宋代茶文化各个历史阶段进行挖掘研究,对西湖龙井茶之起源、茶之发展、茶之市场、茶之产业、茶之器皿、茶之文化等开展系统研究,提炼基于西湖龙井文化特性的品牌共性。其次,要充分关注和造就品牌成长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文化因素赋予茶叶区域品牌更多的人文内涵,形成区域文化,使品牌变得鲜活,更深层次地向消费者传达基于优质产品和区域品牌基础上的地方文化,形成品牌文化差异。具体措施包括:政府可以组织建设西湖龙井茶文化展示馆,全面展示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展示西湖龙井茶琴棋书画、展示西湖龙井茶具、茶艺;企业要利用和包装西湖龙井茶文化,营造西湖龙井茶文化氛围,开发西湖龙井茶文化创意产品,开拓西湖龙井茶文化市场;还要提高茶农的西湖龙井茶文化保护意识,形成茶农懂茶、也懂茶文化与艺术的区域文化氛围。最后,还要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对消费者的品牌形象宣传,创新宣传方式,在城市宣传中融入龙井茶文化,在茶产品宣传活动中体现城市形象,引导市场及消费者关注西湖龙井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茶本身的品质及其与城市文化底蕴的融合为宣传点,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形成统一、稳定、独特的品牌形象,建立起西湖龙井差异化的品牌认知,形成差异化的市场优势,提高市场模仿的难度,易于消费者辨识,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促进品牌的良性发展。3.3 建立完善的西湖龙井茶品牌使用许可制度西湖龙井是以地理标志为名的区域品牌,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为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主体,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和管理权,当地茶农及茶叶企业授权使用品牌。品牌的授权使用不仅仅是品牌的输出,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西湖龙井品牌使用许可制度,完善西湖龙井品牌使用者的认定、审批、重审、激励、惩罚等管理机制,对市场主体进行动态监管,统一品牌形象、质量标准、价格体系。西湖龙井品牌使用者必须在获得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审核批准,并对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认证后方可使用该区域品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区域品牌的管理规范,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品牌的印制、广告宣传等,以便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约束与西湖龙井区域品牌整体形象不符的经营行为。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对假冒伪劣产品严格的约束惩罚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市场管理力度,维护西湖龙井的品牌公信力,包括抽检、调查、接受公众举报等常规性方式保证西湖龙井原产地来源的真实性,防止侵权;对市场上的不合格或假冒产品,实施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处以高额惩罚性罚款。3.4 鼓励企业品牌的发展创新西湖龙井的品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区域品牌下各生产者子品牌的发展壮大,根据西湖龙井茶主要产地狮峰山、龙井村、梅家坞、五云山、虎跑等不同生产区域生产者的产品风格,逐步引导形成母品牌打造整体形象、子品牌代表产品风格与定位的品牌格局,即保持不同区块小环境内西湖龙井产品的风格,用整体形象一致、风格各异的西湖龙井来诠释不同韵味的西湖。这就需要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的发展创新,积极开发、提炼自身所产西湖龙井茶的个性,不仅凭借区域品牌的共性传递出统一的形象,同时产区内的茶农、茶企则用自己的产品及品牌个性让杭州这一壶水更生动,让龙井茶在传承中发展,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具体而言,可以鼓励景区有条件的茶叶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开发“狮、龙、云、虎、梅”字号茶叶,突出景区小地域产品特色;合理地引导景区茶企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西湖龙井茶龙头产品,甚至只做某一村、某一山头的极品西湖龙井茶,按照茶叶的品种、采摘时间、炒制方法区别包装,做企业特色品牌茶、百姓认可茶、游客放心茶。3.5 茶园景点化管理西湖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西湖龙井茶除了它本身的农业属性外,还增加了景观功能,已逐渐成为新人拍婚纱照的首选地,背包客、摄影达人的创作基地。这就对西湖龙井茶茶园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世界的眼光、美学的眼光建设茶园,使茶园的建设管理向景观化、精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实现茶园景点化、景点景观化、景观艺术化,将景区茶地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基地改造成生产、生态、观光、旅游一体化的园区,使更多的人与西湖龙井茶亲密接触,更加喜爱西湖龙井茶。具体而言,茶园的石坎、沟渠、采茶小道、蓄水池、遮阳篷、农药空瓶、袋子池等建设都要考虑用材、颜色、样式,茶园的耕作设施也应成为茶园艺术的一部分;茶蓬的播种方向、品种搭配、茶棚间距都要有标准;施肥、打药时间、方法、药瓶、药袋收集处理都要有规定。在整体提升茶园生态环境的同时,细分梯度产区,作出规划,形成特色,特别要着力营造出几片“野茶地”来,供游人合影留念。3.6 加强茶叶质量源头管理西湖龙井茶的品质质量不仅仅是西湖龙井茶品牌的生命,还关系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影响力,必须从源头上加强西湖龙井茶的质量防控。首先,在种植环节,要继续加大对西湖龙井茶病虫害防治五统一,统一配备基层农技人员、统一农药进货渠道、统一发布病虫害信息、统一防治技术规范、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逐步免费提供农药,坚决杜绝在景区范围内使用未在茶树上登记使用的农药、违禁农药、高毒农药,坚决杜绝在春茶发芽之前使用催芽剂等催早激素,坚决控制打药过量、用药重复现象。逐年降低农药使用量,鼓励开展生物防治、绿色防治。培养一支茶叶植保员卫生队伍,时常开展茶地巡查,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要保护优异的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确保西湖龙井茶群体种种质资源的原生性、安全性、延续性。还要继续施用菜饼等有机肥,少用直到不用化肥,提高西湖龙井茶香气滋味等独特品质。其次,在生产加工环节,景区茶企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做到每批茶原料必检测,拼配茶叶更是要分开检测、分批号检测。生产车间、生产用料、生产工具、包装袋盒等安全都要满足食品卫生要求,出品茶叶自觉检测达到标准后才能上市。另外,传承和弘扬龙井茶制作工艺也是保护西湖龙井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加大对中高级炒茶师扶持力度,培养新人,进一步发挥炒茶中心作用,使西湖龙井茶十大炒制手法代代相传,发扬光大。3.7 提高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西湖龙井茶产业首先要提高规模化程度,改变产业单一、产品贫乏、规模偏小的局面。只有企业做大做强,西湖龙井茶才有生命力,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带动景区茶农种茶积极性。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景区企业必须有自己管理的茶叶基地。茶园是企业品牌与产品品质的保证,是茶叶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没有茶园基础可能会造成企业产品无法形成特色和差异化,甚至可能形成倒买倒卖的嫌疑;二是景区企业必须在拥有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加长茶产业链、走科技化、创新化道路;三是加快茶企的科技创新道路。景区企业应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等景区周边得天独厚的茶叶科研机构力量,通过合作开发、技术指导、聘任专家等手段,提高西湖龙井茶科技含量,走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之路,比如利用目前丢弃的夏秋茶加工抹茶、茶食品、茶化妆品等;四是景区企业要积极开展合作,抱团发展、集团化发展。尝试组建松散型西湖龙井茶生产或销售集团,提高景区企业抗风险能力。西湖龙井茶产业还要积极健全各类茶叶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西湖龙井茶产业是景区唯一农业产业,也是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景区西湖龙井茶企业要尽快成立西湖龙井茶社团组织,进行自我约束、促进自我发展。茶农要以村、社区或者某一地域成立西湖龙井茶茶农专业合作社,开展茶园统防统治、茶叶统一包装,打响统一品牌。春茶期间,景区还可设立临时茶叶销售市场,为茶农解决生产、销售困难,提高茶农收入。参考文献:[1]赵宏权.世遗之行在山水中品龙井[J].茶博览,2011,(7):78-79.[2]周建萍,陈云飞.珍惜瑰宝保护遗产—杭州西湖·龙井茶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综述[J].中国茶叶,2005,(6):26-28.The Significance,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Brand Protection of West Lake Longjing Tea after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Inscribed on World Heritage ListCHEN Qun-feng1,CHEN Fu-qiao2,SONG Wen-juan2(1.Hangzhou West Lake Scenic Areas Qianjiang Management Service,Hangzhou 310008,China; 2.Tea Industry Economy Research Laboratory of China Agricultural(Tea)Research System,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310008,China)Abstract:West Lake Longjing Tea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tea industry in China,a model of urban leisure agriculture,and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licate and harmonious way of life in Hangzhou.After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inscribed on World Heritage List,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est Lake Longjing Tea will further expand,the negative effects of brand overdraft behavior will be amplified,and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will be restricted by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It will bring a new challenge to the brand protection of the West Lake Longjing Tea.Henceforth,the brand protection concept of West Lake Longjing Tea should be changed from combating counterfeit goods to showing the authentic products.Moreover,it should dig into the culture features,refine the core commonness of the brand,establish a perfect system of the West Lake Longjing Tea brand licensing,encourage th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brands,management the tea garden scenic spot,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ource of tea quality,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ustry scale and organization of West Lake Longjing Tea.Key words:West Lake Longjing Tea,Brand protection,Apply for the World Heritage,Challenge,Suggestion中图分类号:F30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306(2013)02-0005-06收稿日期:2013-03-18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23)建设专项建设资金资助作者简介:陈群峰(1974-),男,江苏宜兴人,金融经济师,主要从事景区管理与发展研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