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文档(9)
期刊(6)
按栏目分组
茶史 (7)
器物 (5)
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9(9)
2018(3)
2017(1)
2012(1)
201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
《农业考古》(1)
《福建茶叶》(1)
《福建茶叶》 (1)
《剑南文学》(1)
《中国食品》 (1)
《人民周刊》(1)
相关搜索词
宋 茶研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陈刚  15.7厘米  宋代  6.7厘米  网格 
描述:宋茶研陈刚捐赠高6.7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7.5厘米与唐代一样,宋代的茶品末茶还是主流。此宋代茶研,呈钵形,一侧带流口。内外均涩胎无釉,器内以篦划纹勾出十组纵横的网格,粗糙的表面以强化研磨的效果。
全文:宋  茶研陈刚捐赠高6.7厘米  口径15.7厘米   底径7.5厘米与唐代一样,宋代的茶品末茶还是主流。此宋代茶研,呈钵形,一侧带流口。内外均涩胎无釉,器内以篦划纹勾出十组纵横的网格,粗糙的表面以强化研磨的效果。 
宋 瓷茶碾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宋代  煮茶  重要  宋瓷  当时 
描述:宋瓷茶碾(长22.0厘米)与唐代一样,宋代的茶品末茶还是主流。无论煮茶或是点茶,都需要把团饼茶或散茶碾成茶末。因此,茶碾、茶研或茶臼也是宋代的重要茶器,审安老人称之为金法曹或石转运。此茶碾,由碾槽
全文:宋 瓷茶碾(长22.0厘米)与唐代一样,宋代的茶品末茶还是主流。无论煮茶或是点茶,都需要把团饼茶或散茶碾成茶末。因此,茶碾、茶研或茶臼也是宋代的重要茶器,审安老人称之为金法曹或石转运。此茶碾,由碾槽与碾轮组合而成。碾槽呈船形,下有基座,中间峻深,以承碾轮。碾轮如圆饼状,中孔有一圆形柄穿插。此瓷碾虽为冥器,却基本反映了当时茶碾的形制。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宋代  宋人  茶盏  内外  兔毫 
描述:宋建窑黑釉兔毫盏高6.9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4.4厘米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因此宋代的黑
全文: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高6.9厘米  口径12.5厘米  底径4.4厘米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宋代的黑釉盏以建窑为代表,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以生产黑釉盏而闻名。根据兔毫盏色泽的微妙不同,又分为“金兔毫”、“银兔毫”和“黄兔毫”。从造型上看,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无论哪种造型,其盏壁都很深,这样设计的目的还是为了点茶及斗茶的需要:盏底深利于发茶;盏底宽则便于茶筅搅拌击拂;胎厚则茶不易冷却。馆藏建窑兔毫盏,为“银兔毫”,束口,深弧腹,小圈足。黑胎较厚,内外施黑釉,在高温作用下,茶盏内外釉面铁结晶而析出丝丝兔毫般的效果。   
宋 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执壶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茶具  宋代  龙泉窑  制作  黄金 
描述: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执壶高24.3厘米口径12.0厘米底径8.5厘米宋代的执壶造型一改唐代的敦朴丰满形象,显得挺拔秀气。执壶,宋代人通常称之为汤瓶,其作用是烧水注汤。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近世
全文: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执壶高24.3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8.5厘米   宋代的执壶造型一改唐代的敦朴丰满形象,显得挺拔秀气。执壶,宋代人通常称之为汤瓶,其作用是烧水注汤。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近世瀹茶,鲜以鼎鍑,用瓶煮水。”汤瓶的制作也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银、铁、瓷、石为之。”黄金制作的汤瓶是皇室以及上层贵族使用的茶具,对于一般的士人或民间斗试茶具,则首推陶瓷汤瓶。刘松年《斗茶图》清楚地描绘了汤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颈,溜肩,腹下渐收,肩部安装很长的管状曲流,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南、北瓷窑都有生产,尤其是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景德镇窑,汤瓶更是大量出现。该执壶大侈口,细长颈,弧肩,长圆形腹至胫部渐收,矮圈足。壶口与壶肩之间有扁条形执柄,与之相对应的一侧长流,流口稍低于壶口部。双线把壶身分为六大区块,并暗刻云气纹。此汤瓶基本符合当时点茶的标准。    
宋 铜茶匙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陈刚  最后  茶匙  宋代  装饰 
描述:嗟。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其中的银梗就是指银茶匙。宋代茶匙除了量取的功能之外,还能起到击拂
全文:宋  铜茶匙陈刚捐赠长10.1厘米 宋蔡襄《茶录》云:“茶匙要重,拂击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梅尧臣也有一首《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最后两句写道“石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其中的银梗就是指银茶匙。宋代茶匙除了量取的功能之外,还能起到击拂作用,馆藏多件宋代铜茶匙,体量有大有小,装饰各异。该匙面呈如意铲形,细长柄,柄三分之一处有三道弦纹作为装饰。以铜为材质,质朴典雅。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