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文档(2)
期刊(1)
按栏目分组
器物 (1)
艺文 (1)
茶史 (1)
按年份分组
2019(2)
201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农业考古》(1)
相关搜索词
从越窑青瓷盏托看宋代茶事的繁盛
作者: 唐纬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越窑青瓷 宋代文人 茶文化 茶具 唐代 饮茶 宋徽宗 瓷质 煎茶 宋人 
描述:茶文化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算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唐代以后,中国的茶文化开始走向繁荣。正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茶事则必有茶具。在众多材质的茶具中,瓷质茶具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成为茶事的首选。
全文:从越窑青瓷盏托看宋代茶事的繁盛_唐纬.pdf
点茶敬客,点汤逐客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逐客  宋代  宋人  点汤  端茶 
描述:点茶敬客,点汤逐客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宋代茶文化盛行,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市井百姓,宾主设礼,最时尚的就是点茶送汤。据宋人袁文《瓮牖闲评》记载:“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有迎来,就有送往。客至,以“点茶之法”待之,客辞,以点汤之礼敬
全文:点茶敬客,点汤逐客点茶、点汤这两个茗事术语出现于宋代,本义是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宋代茶文化盛行,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市井百姓,宾主设礼,最时尚的就是点茶送汤。据宋人袁文《瓮牖闲评》记载:“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有迎来,就有送往。客至,以“点茶之法”待之,客辞,以点汤之礼敬之、送之。在宋人朱或《萍洲可谈》中有对“客辞敬汤”礼俗的详细描述:“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此后在民间,点汤逐渐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北宋士人魏泰在《爱轩笔录》中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个吏部官员叫胡枚,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于是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不料陈并不愿意给予通融,也不愿听他的陈诉,“遽索汤使起”。也就是立即点汤,下逐客令了,胡枚接过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上,忿忿离去。“点汤”逐客,在元杂剧中也多有反映。近人张相对此也有解释:“旧时主客会晤,有端茶送客之习惯,客濒行时,主人要端茶敬客,以为礼节。其有恶客不愿与之交谈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由此可见,举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宋代  宋人  茶盏  内外  兔毫 
描述:宋建窑黑釉兔毫盏高6.9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4.4厘米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因此宋代的黑
全文: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高6.9厘米  口径12.5厘米  底径4.4厘米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宋代的黑釉盏以建窑为代表,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以生产黑釉盏而闻名。根据兔毫盏色泽的微妙不同,又分为“金兔毫”、“银兔毫”和“黄兔毫”。从造型上看,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无论哪种造型,其盏壁都很深,这样设计的目的还是为了点茶及斗茶的需要:盏底深利于发茶;盏底宽则便于茶筅搅拌击拂;胎厚则茶不易冷却。馆藏建窑兔毫盏,为“银兔毫”,束口,深弧腹,小圈足。黑胎较厚,内外施黑釉,在高温作用下,茶盏内外釉面铁结晶而析出丝丝兔毫般的效果。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