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文档(4)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器物 (4)
茶史 (2)
按年份分组
2019(4)
2012(1)
201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农业考古》(1)
《剑南文学》(1)
相关搜索词
辽 墓壁画《童嬉图》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壁画  桃子  茶具  场面  饮茶 
描述: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也称“茶房图”,壁画长170厘米,宽145厘米,画面上有八个人物及许多茶具。壁画右前有船形茶碾一只,茶碾后有一里红外黑的漆盘,盘内置曲柄锯子、毛刷和茶盒。盘的后方有一莲花座
全文: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也称“茶房图”,壁画长170厘米,宽145厘米,画面上有八个人物及许多茶具。壁画右前有船形茶碾一只,茶碾后有一里红外黑的漆盘,盘内置曲柄锯子、毛刷和茶盒。盘的后方有一莲花座风炉,炉上置一汤瓶,炉前地上有一扇。壁画右有四人,一老妪站在着契丹装跪在地上男仆肩上正从悬挂于高处的篮子中取出桃子,一老妇用围兜承接桃子,主妇手里拿着桃子。主妇身前的红色方桌上置茶盏、酒坛、酒碗等物,身后方桌上是文房四宝。画左侧有一茶具柜,四小童藏于书案和框函之后,机警地偷看大人取桃子。另有黑白花狗一只,向茶具与桃子散发出的香味处奔去。这是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场景,同时也说明主人在饮茶时,还有进果点的习俗。点茶习俗在北宋风行一时,与北宋存在几乎相始终的辽代也深受影响。20世纪70年代,张家口市宜化的下八里辽壁画墓群中多幅反映不同茶事场面的壁画,包括点茶图、煮汤图、妇人饮茶听曲的娱乐场面图、向饮茶者进茶场面图和茶作坊中碾茶煮点、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图等等。反映了在辽代,尤其是燕云十六州地区人们饮茶环节中的方方面面,逸趣横生。
清 矾红三托盖碗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茶碗  茶具  不会  女儿  盖碗 
描述: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它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唐代的时候有个四川节度使崔宁,他非常好客,家里常常是宾客盈门。在当时,喝茶待客用的茶具一般是敞口斜壁小足的盏、碗盛茶来招待
全文: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它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唐代的时候有个四川节度使崔宁,他非常好客,家里常常是宾客盈门。在当时,喝茶待客用的茶具一般是敞口斜壁小足的盏、碗盛茶来招待。由于刚煮好的茶水很烫,不方便端茶饮用,崔宁的女儿见了,就开动脑筋,她先是用木盘子来承托茶碗,为了防止在饮用时茶碗的不稳定,她继而用蜡在一个木盘子里固定成一个圈,然后把茶碗放在圈里,这样碗就稳稳当当,不会左右移动了。然后用手托着木盘子给客人上茶,这样既不烫手,茶汤也不会洒出。崔宁见了女儿的发明,非常高兴,马上命工匠依样制作,为了美观将蜡环改用漆制并推荐朋友同僚们使用。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就慢慢在民间流传了开来。从唐代至今,算来盖碗的发明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了。 
清 青花诗文茶具一组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诗文  茶具  口径  青花  提梁 
描述:清青花诗文茶具一组壶:高35.5厘米口径12.0厘米底径25.5厘米杯:高5.5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7.4厘米盘: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3.3厘米诗文茶具由茶壶、茶托及茶杯组成。主题装饰纹饰为唐宋诗文。青花发色鲜艳,字体端正。青花诗文提梁壶直口、短颈,折肩,圆筒形腹,平底略内凹,内嵌式折
全文:清 青花诗文茶具一组壶:高35.5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25.5厘米杯:高5.5 厘米   口径3.3厘米   底径7.4厘米盘:高3.5厘米   口径17.5厘米   底径3.3厘米  诗文茶具由茶壶、茶托及茶杯组成。主题装饰纹饰为唐宋诗文。青花发色鲜艳,字体端正。青花诗文提梁壶直口、短颈,折肩,圆筒形腹,平底略内凹,内嵌式折沿盖,三弯圆流,高提梁以铜制成。壶盖、肩、腹以及流均以青花书诗文,诗文以楷书写成,铜制提梁系瓷器外销泰国后所加。杯敞口,深腹,折腰,矮圈足,杯腹以青花行书七言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托盘以青花书楷书七言诗句,集摘自唐宋诗文,书体排列以一首七言诗为中心,其他七言诗均围绕中心作扇形排列。  
宋 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执壶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茶具  宋代  龙泉窑  制作  黄金 
描述: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执壶高24.3厘米口径12.0厘米底径8.5厘米宋代的执壶造型一改唐代的敦朴丰满形象,显得挺拔秀气。执壶,宋代人通常称之为汤瓶,其作用是烧水注汤。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近世瀹茶,鲜以鼎鍑,用瓶煮水。”汤瓶的制作也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
全文: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六棱执壶高24.3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8.5厘米   宋代的执壶造型一改唐代的敦朴丰满形象,显得挺拔秀气。执壶,宋代人通常称之为汤瓶,其作用是烧水注汤。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近世瀹茶,鲜以鼎鍑,用瓶煮水。”汤瓶的制作也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银、铁、瓷、石为之。”黄金制作的汤瓶是皇室以及上层贵族使用的茶具,对于一般的士人或民间斗试茶具,则首推陶瓷汤瓶。刘松年《斗茶图》清楚地描绘了汤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颈,溜肩,腹下渐收,肩部安装很长的管状曲流,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南、北瓷窑都有生产,尤其是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景德镇窑,汤瓶更是大量出现。该执壶大侈口,细长颈,弧肩,长圆形腹至胫部渐收,矮圈足。壶口与壶肩之间有扁条形执柄,与之相对应的一侧长流,流口稍低于壶口部。双线把壶身分为六大区块,并暗刻云气纹。此汤瓶基本符合当时点茶的标准。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