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元代茶文化述略
作者: 陈伟明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pdf  述略  陈伟明  元代  茶文化 
描述:元代茶文化述略_陈伟明.pdf
全文:元代茶文化述略_陈伟明.pdf
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上)
作者: 余悦, 高文文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事生活 茶文化创作 元曲 
描述:元曲作为元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体现,囊括了元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对元曲作家创作的特点与倾向做了论述,包括元曲作家民族构成,以及元曲中参与茶文化创作作家的地域
全文: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上)_余悦.pdf
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续)
作者: 余悦, 高文文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事生活 茶文化创作 元曲 
描述:元曲作为元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体现,囊括了元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对元曲作家创作的特点与倾向做了论述,包括元曲作家民族构成,以及元曲中参与茶文化创作作家的地域
全文: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续)_余悦.pdf
略述元代异彩的茶文化
作者: 肖正广, 汪天翔, 章传政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代 茶文化 茶诗词 元散曲 元杂剧 茶风俗 
描述: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在茶文化方面,承继两宋、辽、金时期的特点,以点茶法为主。元朝虽国祚短暂,但茶事活动没有辍然不耕,而是继续发展,并形成了其特有的元代茶文化。为展说元代异彩的茶文化,文章
全文:略述元代异彩的茶文化肖正广,汪天翔,章传政*(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摘 要: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在茶文化方面,承继两宋、辽、金时期的特点,以点茶法为主。元朝虽国祚短暂,但茶事活动没有辍然不耕,而是继续发展,并形成了其特有的元代茶文化。为展说元代异彩的茶文化,文章阐述了元代游牧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药茶、腊茶文化,并论述元代茶诗、茶词、散曲等不同形式下的茶文学特征,以及简述了散曲中可俗可雅的茶文化,概括了社会礼仪风尚中待客送别、祭祀怀人的茶俗、茶礼,浅述了有名无实的茶马贸易文化。关键词:元代;茶文化;茶诗词;元散曲;元杂剧;茶风俗元代饮茶之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民谚,亦有“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唱词。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在茶文化方面,承继两宋、辽、金时期的特点,以点茶法为主。但由于元代是一个短暂王朝,较之于辽、金,蒙古人建立的元代政权对中原汉文化吸收并不多,相对较为落后,致使元代文化发展的空间不大。虽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茶文化发展没有唐宋那样强盛,但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由于元代统治中原的时间极为短暂,致使现今考察元代文化风俗的历史资料较少,对茶文化的记载亦是如此,正如明人撰修《元史·食货志》时说:“至顺之后,无籍可考。他如范殿帅茶、西番大叶茶、建宁胯茶,亦无从知其始末,故皆不著。”[1]有关茶文化的内容散见于各类散曲、诗、词、曲、札记、杂剧、小令中。文章试图从涉及茶文化的元代各类资料中管窥各类茶文化绚丽之处。1 特色鲜明的元代药茶文化据史载,北方游牧民族喜爱饮茶,养成嗜茶的习惯由来已久,因而有言“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此外,元代中期诗人马祖常有诗云:“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皇帝在饱食鲜美肥腻的羊肉后,已习惯饮茶以促进消化。朝廷内还设有专门官员,掌管内廷茶叶的供需消费。此时元代的茶叶加工较前朝有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药茶的加工,其种类较之唐宋而言,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形成了一种贵族享用式的药茶煎汤,造就了不同以往的药茶文化。1.1 腊(蜡)茶文化“腊茶”又名团、饼茶,被当作贡茶。其中的“腊”字,取早春之义。因为茶汁泛乳色,与溶蜡相似,所以也称之为“蜡茶”。腊茶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所记载,到了宋代,关于腊茶的记载,有欧阳修《归田录》:“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沈括《梦溪笔谈·药议》:“如腊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岂可各是一物?”刘克庄《浪淘沙·茶词》:“老去淡生涯,虚掷年华,腊茶盂子太清些。”可见腊茶在元代前就已存在,在元代时成为了主要茶类。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蜡茶最贵,而制作亦不凡:择上等嫩芽,细碾,入罗,杂脑子诸香膏油,调齐如法,印作饼子。制样任巧,候干,仍以香膏油润饰之。其制有大小龙团,带胯之异,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间有他造者,色香味俱不及腊茶。”[1]可见腊茶之色香味及其制作工艺尤为罕见。另在书中载:“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蜡茶。凡茗煎者择嫩芽,先以汤泡去熏气,以汤煎饮之。今南方多效此。”由此可知,当时的茶类有茗茶、末茶、腊茶三种,而腊茶已是皇亲国戚等贵族享用的贡品,制作方式较为复杂。据吕老维新考证,这种腊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属于药茶文化范畴,对于长期食肉的马背民族具有解腻的消食功效,适合游牧民族饮用。1.2 药茶方剂文化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吸收汉族某些的饮茶方式,结合了本民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形成了较前代更为新颖的宫廷御用茶药膳。比如药茶,元代药膳御医忽思慧所撰 《饮膳正要》记载了枸杞茶的制法、用法和禁忌:“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浮麦,焙干,用白布筒净,去蒂萼、黑色,选拣红熟者,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茶芽不用,次碾枸杞为细末。每日空心用,匙头,入酥油搅匀,温酒调下,白汤亦可。忌与酪同食。”香茶的制法:“白茶(一袋),龙脑成片者(三钱),百药煎(半钱),麝香(二钱),上件同研细,用香粳米熬成粥,和成剂,印作饼。”[2]此外还有玉磨茶、范殿帅茶、紫笋雀舌茶、女须儿茶、西番茶、清茶、炒茶、兰膏茶、酥签茶、建汤茶、香茶等药茶的制法,兹不赘述。“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2]可见,上述几种茶,均有止渴祛痰,通便,消食解气,令人清神少睡的药效。制作这些茶所使用的枸杞、麝香、龙脑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药品,具有通关理气的作用,枸杞也有滋肾补肝的作用。此外还有王好古编著的《汤液本草》中记载:“茗苦茶,气微寒,味苦、甘,无毒。入手足厥阴经,清头目……苦以泄之,其体下行,如何是清目。”讲的是茶具有清利头目、消暑解渴的药效。对于药茶,王旭《枸杞茶》诗云:“为爱仙岩夜吠灵,故将服食助长生。和霜捣作丹砂屑,入水煎成沆瀣羹。颊舌留甘无俗味,旗枪通谱亦虚名。臞儒要炼飞升骨,莫厌秋风古废城。”写的是他在古废城(古西夏城),捣枸杞和茶煎汤,饮之齿颊留香,忘却古废城的秋风,获得肌骨通清的享受。最有名的还有关于芍药茶的记载,芍药茶为塞北特产,将芍药芽叶晒干后用来泡茶,此有袁桷《途中竹枝词——次韵继学》诗云:“山后天寒不识花,家家高晒芍药芽。南客初来未谙俗,下马入门犹索茶。”由《饮膳正要》可知,“膳”字一词乃古代达官贵人所用,再从药品的珍贵程度可看出这种饮药茶方式是唯特权阶层所享受的,普通百姓恐难享用,从而造就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元代药茶文化。2 不同文学体裁下的茶文化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朝代的文化都是独具一格的,元代文化自然也不例外;而茶文化作为元代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其鲜明的特色。在元代茶事活动中,各种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字词章层出不穷,诸如元散曲、元杂剧、元词、小令、笔记等文献中都有关于茶的记载。2.1 元杂剧中的茶文化元杂剧是元代民间艺术,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其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直白流畅,文风幽默、逗趣、俏皮,它的主题主要是源于生活、揭示生活内涵,反映人情事态、揭示社会矛盾。作为元代民俗文学的代表,其中也有与茶事相关的民俗文化,主要以马致远、王实甫为代表。作为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在其杂剧中肯定少不了对茶事的相关记载。《青衫泪》中正旦唱:“遮莫他耳听春雷,茶吐枪旗,着那厢赶到五岭三湘建溪,千相思九万里”。《陈博高卧》中色旦唱:“我与先生奉一杯茶,先生试尝这茶如何?”正宋云:“是好茶也。”唱:“这茶呵,采的一旗半枪,来从五岭三湘,注一瓯瑞雪春,生两腋松风响。润不得七碗枯肠,辜负一醉无忧老杜康,谁信你卢仝健忘”。第一则杂剧体现了以茶寄相思,以茶表相思之情。第二则除了客来奉茶外,还表述了元代产茶的地区,如文中提到的产茶之地有三湘、五岭、建溪等[1],这其中也体现了马致远借用杜康、卢仝七碗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饮茶情思。戏曲作家王实甫亦有茶事记载。其《丽堂春》绵搭絮唱:“也无那采薪的樵子,耕种的农夫,往来的商贾,谈笑的鸿儒,做伴的茶、药、琴、棋、笔、砚、书”。谈笑鸿儒、商贾富人、山间樵夫,每人随身携带茶,随时解渴益思,这些均体现了茶是士、农、工、商各阶层的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马致远、王实甫作为元代杂曲戏剧的大师,在他们的文章中出现茶事,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茶文化在民间发展的状态,几乎遍布各阶层。另外,关于元代茶文学的特征可以从其他诗词、散曲中窥探一二。2.2 元词、散曲中的茶文化元代诗词虽不如唐宋之盛,但也有其特别之处。在道教、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亦有体现,其特点足以较前代而为之独树一帜、另赋新意。此外,元散曲也有元代诗人避世修行,借茶修心的茶文化。(1)洪希文茶词洪希文,元代文人,他的诗词既有古代士子风流雅韵,又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因此,把他作为元代茶文化的特例在此说明。隐居期间,他也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茶词茶诗歌。浣溪沙·试茶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势挟怒涛翻急雪,韵胜甘露透香风。晚凉月色照孤松。品令·试茶旋碾龙团试。要着盏无留腻。矞云献瑞,乳花斗巧,松风飘沸。为致中情,多谢故人千里。泉香品异。迥休把寻常比。啜过惟有,自知不带,人间火气。心许云谁,太尉党家有妓。阮郎归·焙茶养茶火候不须忙。温温深盖藏。不寒不暖要如常。酒醒闻箬香。除冷湿,煦春阳。茶家方法良。斯言所可得而详。前头道路长。这三首词,显露出他对试茶、品茶、焙茶、论茶等技术的熟知,从中可以看出他借茶言志抒情,忘忧解愁的情怀。(2)道教徒茶词宋元时期,是道教发展的又一个阶段,道教徒借茶修行、以茶悟道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以“北七真”之一丹阳真人——马钰为代表[4]。其在修道悟道之间也写下不少与茶相关的朗朗上口的诗词散曲。瑞鹧鸪·咏茶卢仝七碗已升天。拨雪黄芽傲睡仙。虽是旗枪为绝品,亦凭水火结良缘。兔毫盏热铺金蕊,蟹眼汤煎泻玉泉。昨日一杯醒宿酒,至今神爽不能眠。长思仙·茶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4]。道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道法自然,而茶作为一种自然的饮品,符合道家“修心”以养性的宗旨,是道家的灵丹妙药,饮茶使人清心寡欲,有助于道家的修行。道家以茶明志,以茶助修行,以期证得长生,同渡太上境界[4]。全真派重阳祖师王喆的《解佩令·茶肆》也是写到茶无绝品,至真为上,轻轻吸来、神清气爽。有助于解新词、伴唱和,该词如下:茶无绝品,至真为上。相邀命、贵宾来往。盏热瓶煎,水沸时,云翻雪浪。轻轻吸,气清神爽。卢仝七碗,吃来豁畅。知滋味、赵州和尚。解佩新词,王害风、新成同唱。月明中、四人分朗。[4]此中境界也许只有元代词人姬翼能够体会,他的《东风第一枝·咏茶》唱:“坼封缄、龙团辟破,柏树机关先见。……这一则、全提公案,宜受用,不烦宠劝。涤尘襟、静尽无余,开心月、清凉一片。群魔电扫,莹中外、独露元真。会玉川、携手蓬瀛。留连水晶宫殿。”此曲写出侠士之风,诗话了喝茶者的生活,抒发主人翁在品茶中的去除涤滞,扫荡群魔,神交玉川子卢仝的开心之情,大有卢仝“乘此东风归蓬莱”之风。(3)松花酿酒水煎茶张可久,庆元路(浙江宁波)人,曾为浙江一小官,一生壮志颇难酬,但其性喜游山玩水、足迹江南,一生涉茶曲有数十首[4]。其中《人月圆》小令题名《山中何事》,是其寓居西湖时所作,曲词借古叹今,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词令云: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4]另一曲《山斋小集》云:玉笙吹老碧桃花,石鼎烹来紫笋芽,山斋看了黄荃画,荼香满把,自然不尚奢华。醉李白名千载,富陶朱能几家?贫不了诗酒生涯。[5]从这两首曲子中可以看到,张可久春水煎茶、石鼎烹茶,山中生活,数间茅舍,诗酒书茶,逍遥自在。(4)“赠茶”散曲散曲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元代极为兴盛风行,因此元代又有茶事散曲的出现,为茶文学增添了新的形式。“雅”趣茶文化,当以李德载的[中吕·喜春来]《赠茶肆》十首为代表,节选其五首,如下:茶烟一缕轻轻飏,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6]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扫醒破闷和脾胃。风韵美,唤醒睡希夷。[5]蒙山顶上春先早,扬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7]一瓯佳味侵诗梦,七碗清香胜碧简,竹炉汤沸火初红。两腋风,人在广寒宫。[5]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在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风韵煞,到底属陶家。[5]这首曲不仅将饮茶的情景、情趣一一道出,也把名人(陶家学士、曹植、楚襄王、卢仝、苏东波等),名山(蒙山顶等)、名茶(蒙山茶、龙团、金芽等),名水(扬子江),名楼(岳阳楼)一一唱出,词曲虽玲珑短小,却韵味尽出,跃然纸上,仿佛在描绘一幅洋溢着民间生活气息的风俗画。此外,有一首佚名之作《瑶台第一层·咏茶》中唱到:“一气才交,雷震动一声,吐黄芽。玉人采得,收归鼎内,制造无差。铁轮万转,罗撼渐急,千遍无查。妙如法用,工夫了毕,随处生涯。堪夸。仙童手巧,泛瓯春雪妙难加。睡魔赶退,分开道眼,识破浮华。赵州知味,卢仝达此,总到仙家。这盏茶。愿人人早悟,同赴烟霞。”[8]此曲描述了具有道家特征的隐逸者的生活境界。主人翁在雷雨之后采得黄芽,妙如法用制成好茶,过着简朴实在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得到赵州,卢仝般的快乐,大有渊明之风。道家思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从茶中他获得了“睡魔赶退,分开道眼,识破浮华。赵州知味,卢仝达此,总到仙家。”的精神享受,也寄托了他希望人人借茶早悟,同赴“烟霞”之境的道教修仙理想。由于元代涉及茶文化的诗词甚多,茶文化中的道教思想尤为突出但与其他不同,从上面词曲中可看出,此时的人主要以茶修心,以茶明志,这在元代词曲中,不胜枚举,上述所列仅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涉及到茶事的,反映世俗市民茶文化的作品。3 礼仪风尚中所涉及的茶文化茶在元人生活中同唐宋时代一样,在走门串户、文人交流、婚丧嫁娶的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俗、茶礼。这方面的特色在相关文献资料中亦有所记载。3.1 待客送别王恽《商鼎歌·序》云:“回视晋楚之富,赵孟之贵,不啻如云烟之过目。遇佳客踵门,焚香煮茗,尽发秘藏为序说家数,评论其优劣,雍容文雅,有都城故家风味,信足称也”。偶遇客人串门,便焚香煮茶待客,历述家数秘藏[3],这是元代人的待客之道,也是中国人这几千年来的待客之法。同样还有文人雅士之间的待客之法,如刘辰翁《读易堂记》云:“余去年过大秀,鲁道人闻余至,穿林取疾,延客坐堂上,拾炭煮泉焚香供茗,语小渴复供,阅春雨数品。明日从余郁木欲攀萝径,或曰:雪未消,且住此两日半,共一卦气至今,再卜其胜,亦不可得。日异庵道人至,问:鲁叟何如?曰:日健饭喜茗如昨。余曰:是真能读《易》者!坐久,复听泉声琅然”[3],笔记中描写了春至雪未消融,细雨中汲水煮茗,与老叟“春寒料峭话春茶,顺口便把《易经》说”乐趣之事。元代客来敬茶,自然是毋庸置疑,而耶律楚材的一句“清茶佳果饯行路,远胜浊酒烹驼蹄。”则将茶的功用扩展至了送别饯行。3.2 祭祀怀人茶也用于祭祀之礼,如王恽 《为姓氏告亡妻文》云:“维丁亥岁六月十八日丁丑,夫恽谨以茶果之奠,告于夫人之灵”[3],以茶果祭告亡妻。此外,在他的《祭靖应真人姜公文》中也记载了用茶果祭祀好友的事件“大元国至元十一年,岁在甲戌,二月戊申朔,十有二日己未,承直郎平阳路总管府判官王某,谨以茗果之奠,设祭于祭靖应真人姜公之灵”[3]。其次,还有元代释大的《蒲室集》卷十三《祭照元晦文》云:“延祐六年八月三日,元晦照公书记示寂于湖之余庆庵,越八日讣至。明日,南山友人四明觉恩、建安自如、豫章大等,具汤茗时羞之奠,为文而祭之”。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云:“我和你十七八,共枕同眠二十载,儿女姻缘,一脚儿地,停尸在眼前,则落得酒茶浇奠”[3]。以上所列,有祭茶怀友、祭茶思妻之事,均是把茶皆作为祭祀怀人之用。从上述文献资料中可知,茶已成为元人生活中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已融入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较之唐宋,更为突显的是茶具有精神寄托和祭祀先人、缅怀先人和逝去好友的意义。4 有名无实的茶马贸易元朝统治疆域极广,是一个地跨亚欧的大帝国,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蒙古高原、大江南北,进入版图。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在他们的根据地优良马匹成群。换而言之,元朝本身已保有优良的马匹,不必求于藏族。因此到了元朝,由政府控制的茶叶互市较前代少。但是,由于藏族始终需茶,同时为了收税和对藏族进行牵制,元朝也不放弃对茶叶买卖的控制。至元五年(1268年),元朝开始在成都征茶税,据《文献通考》所载,元世祖至元五年,榷成都茶于京兆巩昌置局发卖,私自采卖者其罪于私盐同。至元六年七月,立西蜀四川盐榷茶场使司。至元十三年,恢复南宋的茶引制,且分“长引”和“短引”两种。至元十四年,设置榷茶场,与吐蕃贸易。另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设置榷场于碉门、黎州与吐蕃贸易”。碉门、黎州均在今四川境内,据吕老维新考证,这里的贸易指的是“以货换货”,即是指将中原地区的物质与西藏地区的物质交换的一种方式[1]。另外,元朝在吐蕃地区分别设官治理,没有必要像宋朝那样实施羁縻吐蕃的策略,它只重视征收茶税,相较于其他朝代繁荣的茶马贸易情况,不失为元代茶马制度文化的一大特点。5 总结元代茶文化的发展虽然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较为短暂的时期,但这一时期,元代茶文化的发展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以其独特的方式穿插发展。且散茶、药茶、叶茶、芽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发展,为后来明清时代泡茶法奠定了基础,同时药茶方剂的创新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各类药茶方剂层出不穷。在涉及茶文化的创作上,元散曲、杂剧、小令、文化游记等方面也各领风骚。元代茶事文化在皇室贵族、官僚阶层、文人墨客、贩夫走卒的推动下,渐入多元化发展,呈现平民化、生活化、亲民化的“雅俗共赏”局面。总而言之,在元代特殊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影响下,形成了较其他时代不同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它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参考文献:[1]吕维新.中国古代茶业商品经济史略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67-169.[2]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陈旭霞.元代的茶俗、茶品、茶艺——元曲里所见的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8(2):178-182.[4]丁以寿,关剑平,阮逸明.中华茶道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96-98.[5]夏涛,郭桂义,陶德臣.中华茶史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45-146.[6]张丽丽.元曲三百首[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297.[7]四川省名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名山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40.[8]唐圭璋.全金元词:下[M].上海:中华书局,2002:933.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Tea Culture in Yuan DynastyXIAO Zheng-guang, WANG Tian-xiang, ZHANG Chuan-zheng*( The School of Tea and Food Technolog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The Yuan Dynasty was a dynasty establish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In terms of tea culture, it inherited the generations of the Song, Liao and Jin.Although the rule was short-lived, the tea industry did not halt,but continued to develop and formed a unique tea culture of the Yuan Dynasty.In order to show the splendorous tea culture of Yuan Dynasty,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unique herbal tea and wax tea culture form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nomadic culture in the Yuan Dynasty,and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tea poems, tea words, and Sanqu in the Yuan Dynasty.The article also ga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ustomary tea culture in Sanqu,as well as summarized the tea customs and tea ceremony in hospitality in the social etiquette fashion,and presented the famous tea and horse trade culture.Keywords: Yuan Dynasty; Tea culture; Tea poetry; Yuan Sanqu; Yuan Zaju; Tea customs中图分类号:TS97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306(2018)02-061-06收稿日期:2018-01-13,修改日期:2018-04-27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基金项目(Z17016)作者简介:肖正广(1995-),男,贵州安顺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文化、茶历史方向。*通讯作者:401850397@qq.com
元代茶文化述略
作者: 陈伟明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pdf  述略  陈伟明  元代  茶文化 
描述: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宋和明清可谓是两个高峰或高潮阶段。无论在茶叶的消费和生产,以及饮茶技艺的水平特色等各个方面,都发散着令人陶醉的文化魅力,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史诗。而在两个高峰时期之间的元朝,虽然由於历史的短暂与局限,似乎未如能
全文:元代茶文化述略_陈伟明.pdf
明代茶文化的特征浅析
作者: 闫海青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pdf  海青  浅析  特征  茶文化 
描述:明代茶文化的特征浅析_闫海青.pdf
全文:明代茶文化的特征浅析_闫海青.pdf
《茶疏》与明代茶事美学
作者: 常俊玲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疏》 明代文化 美学思想 茶文化 
描述: 《茶疏》是明代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茶事的审美文化,具体为:对茶之自然本性的回归;茶器提倡简约纯朴之美;茶境茶友的选择充分体现文人质朴清新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想。透过《茶疏》可以考察这一美学风范的产生原因及美学体现。
全文:《茶疏》与明代茶事美学常俊玲(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摘 要:《茶疏》是明代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茶事的审美文化,具体为:对茶之自然本性的回归;茶器提倡简约纯朴之美;茶境茶友的选择充分体现文人质朴清新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想。透过《茶疏》可以考察这一美学风范的产生原因及美学体现。关键词:《茶疏》 明代文化 美学思想 茶文化自唐代陆羽《茶经》之后,茶学专著在明代得到了勃兴,其中《茶疏》可谓明代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书详尽而务实地论及茶事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了茶的品第、茶的产地、茶的炒制收藏方法,以及烹茶器具、烹茶用水、用火以及饮茶的禁忌等等。“清厉鄂《东城杂记》评价其深得茗柯之理,真知灼见,妙论百出,与陆羽《茶经》相表里。”[1](P65)值得注意的是,《茶疏》作者许次纾不仅仅是茶艺专家,更是一位具有浓郁艺术气质的文人,他在记载茶事的同时,又自觉地表露出明代文人以茶为“介”的艺术审美,这与明代美学发展有着息息相通之处,是古典文人日常审美的重要部分。一、《茶疏》美学思想的渊源明代茶叶的种植产地不断扩大并增加,许多爱茶文人深入山间开辟茶园,研究种茶技术,制茶品茶、私人茶园不断兴起。《茶疏》的作者许次纾是浙江杭州人,杭州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区域,当地人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生长于斯的许次纾浸染于茶叶之乡的风俗,对茶事有浓厚的兴趣。他亲任茶事,经常深入茶区,观察茶叶的生长,熟悉茶叶的制作、鉴别,将茶密切融会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许次纾的茶事艺术还秉承自己的老师姚绍宪。姚绍宪在杭州附近的顾渚明月峡中开辟了一块茶园,深得茗柯之理。他将自己多年研究茶事的实际经验全部教授给许次纾。可以说,《茶疏》的诞生包含着两人数十年经营茶叶的体验与品味。姚绍宪在《茶疏》序中生动地回顾了这一段经历:陆羽品茶,以吾乡顾渚所产为冠,而明月峡尤其所最佳者也。余辟小园其中,岁取茶租自判,童而白首,始得臻其玄诣。武林许然明,余石交也,亦有嗜茶之癖。每茶期,必命驾造余斋头,汲金沙玉窦二泉,细啜而探讨品骘之。余罄生平习试自秘之诀,悉以相授。故然明得茶理最精,归而著《茶疏》一帙,余未之知也。[1](P66)许次纾著《茶疏》的最大贡献,不单纯在于茶事经验的总结,还在于给我们展示出一幅以茶为载体的文人审美化生活的生动画卷。许次纾具有典型的文人气质,“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1](P66)正是因为文人的大范围深度参与茶事,明代的茶饮开始具有了浓郁的文人气息与文化内涵。明代文人将茶文化落实于生活之中,同时将日常茶事与自身的审美追求、精神气质、文化理想结合起来,使饮茶品茗活动具有了玄远丰厚的审美价值和生命意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文人气质的茶文化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读到《茶疏》,亦与文人之间这种因茶而成知己、因茶而惺惺相惜、彼此相知甚至超越生死的情感寄托密切相关:“一夕梦然明(作者注:许次纾字然明)谓余曰:余亦以《茶疏》灾木,业以累子。余遽然觉而思龙泓品茶尝水时,遂绝千古,山阳在念,泪淫淫湿枕席也。夫然明著述富矣,《茶疏》其九鼎一脔耳,何独以此见梦?岂然明生平所癖,精爽成厉,又以余为臭味也,遂从九京相托耶?”[1](P71)这一段来自于许次纾至交许世奇的回忆,真挚感人。许次纾已经去世十年之久了。有一天晚上突然许世奇梦见许次纾对他说:“我想要把《茶疏》刻印成书,这个事情就有劳于你。”许世奇梦中醒来,回忆起和许次纾一起在龙泓品尝茶水的日子,不自觉泪流满面,浸湿了枕席,于是将《茶疏》刊刻成书来缅怀许次纾。这种怀念挚友的方式,感情质朴深刻,已深得茶情之真味。许世奇帮助许次纾刊刻《茶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本身对这本《茶疏》的文学审美价值评价颇高,他认为许然明的这本书可与陆羽的《茶经》相媲美,他甚至认为《茶疏》的辞采风流继承了汉魏风格,这一点连陆羽也自愧不如。明代晚期,“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加上当时文学和理学思想的转变,在性灵说的提倡下,许多文人在品茶中寻求雅趣,寻求生活的乐趣,舒放性灵”。[2]明代文人不仅通过品茗活动表现自我,更着意在茗事活动中展示自我心灵的姿态。同时,明朝是中国茶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明代的茶饮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明代以前,人们一般饮用以茶饼压制而成的团茶,饮茶的方式以水煮或冲点为主。从比较经典的茶饮记录来看,茶饼的制作不仅大大损伤了茶叶的自然本性,而且制造工艺和饮用方式的繁琐使饮茶较为疏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阻碍人与茶自由交流的巨大桎梏。明代以后,改团茶为叶茶,散茶经炒青、烘焙后不添加其他的佐料而直接冲泡饮用,茶自身的口感、香气就可免受外来添加物的侵扰,使茶自身的本性和真味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表面上看,推动明代饮茶方式变化的直接动力,源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道诏令:‘诏建宁岁贡上供茶,听茶户采进,有司勿与……帝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唯采芽茶以进’。自此团茶废除,改贡叶茶”。[1](P87)帝王的倡导固然具有决定作用。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茶与人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一种彼此间自然的调整与适应。明代改团茶为叶茶,对明代茶业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简化了饮茶的方式,使过去只能出现于皇宫贵族或禅门寺院的独特茶饮开始流行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自此,文人的品茗茶事活动一改两宋时代的繁琐考究之风,呈现出清茶本真的自然淳朴风貌。明代这种回归茶的自然本性的需求,不仅使明代茶业走上了一条豁然开朗的道路,也使得明代的茶美学展现出回归质朴的清茶之美的独特风范,而《茶疏》则详细记载了这一美学风范产生的原因及典型特征。二、《茶疏》的美学思想明朝饮茶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沈德符《野获编补遗》中对此记述:“今人唯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沦便暖,遂开千古茗饮之宗。”[1](P70)这种直接用沸水冲泡叶片的沦饮方法,不仅大大简化了茶叶的制造与品饮程序,而且也使得明代对茶叶的内在品质追求更趋向于回归到茶叶的自然本性之美。许次纾在《茶疏》中对前人的制茶与饮茶方法和今人进行比较:“古人制茶,尚龙团凤饼,杂以香药。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以名香,益夺其气,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1](P84)明代之前,人们制作茶叶,将茶叶制作成龙团、凤饼,并在其中掺杂香料。即是用雀舌和水芽制造茶叶,价格昂贵不说,水芽先用水浸泡,已经失去了茶的本真滋味,再用茗香混合,更加使茶失去原来的香气。而有明以来的茶叶制作,茶叶一摘下来,马上焙炒,香气、色泽俱全,保留了茶叶的本真醇香。散泡叶茶的方式也一直流传到至今,最直接的原因,除了其简便易行之外,还可以更大限度激发茶叶原本的自然清香,使得人们在品茗的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审美愉悦感。明代市民阶层兴起,人们在审美的趣味上追求的是既要容易把握与操作、又能够带来深刻的审美愉悦的艺术品味方式。明代的家具风格非常简洁,但是特别强调整体造型的流畅,这样的风格反而使得家具带有一种深刻的隽永意味。因为简洁使其回到了家具最质朴的存在方式,但是品质并不会因为简洁而变得粗糙。也正是因为简洁,可以给欣赏者留出更多的空间参与其中。这正如茶叶,如果回到质朴的存在方式,人们就会更加关注茶叶本身的滋味。而宋代制造和品饮方式都比较繁琐的点茶,让人们对茶叶的品赏失去了对其本真的味觉感受,反而更关注于斗茶过程中茶叶的外形变化了。虽然这也是一种审美的品评,但是其品评的意旨已经完全脱离了茶叶的自然本性,许次纾在《茶疏》中对茶叶味道的鉴赏与品评则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性。“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则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侯,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开之大以为然。”[1](P123)品茶时精神专注,动作细腻,充分感受味觉体验之丰富与延展性。这得益于在散泡茶叶的反复冲泡历程。反复冲泡在增加味觉感受的延宕性同时,更加带来对茶的品味而引发的生活最本真的体悟与感受。也正因这样的延宕性,许次纾独具匠心地以对女性形象的类比来比喻饮茶时的感受。将味觉的感受与人物品评相比拟,这体现出明代文人特有的趣味与诙谐。喝茶,不只是为解渴,更带来日常休闲隐逸般的审美与情调,是一种举手投足间亲近自然的个性气质。味觉的审美需要具有一定的延宕性,也即可以让审美主体在品味的过程中,与被品味的对象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散泡叶茶正满足了这一审美条件。如果是煮饮或者冲点茶都不具备这一味觉审美延宕的可能性,而味觉的延宕性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则密切相关。“味觉的快感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从字源学上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如德文的geschmack,既有审美、鉴赏的含义,也有口味、味道的含义。英文taste一词也是这样。味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根本的原因在于味觉的快感中已经包含了美感的因素,显示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科学认识或道德判断的重要特征。首先,味觉的快感是直觉的或直接的,而非理智的思考。其次,它具有超出功利欲望满足的特点,不仅仅要求吃饱肚子而已。最后,它同个体的爱好兴趣密切相关。”[4](P18)这一段论述深刻地阐释了味觉之所以能带给品赏者审美体验的原因。总之,在明代文人的观念中,茶为清净自然之物,品茗鉴赏成为明代文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士阶层对茶之品饮境界的追求与创新,正是明代审美精神在茶事中的自然延伸与深层创造,他们往往借茶遣兴,品味生活;又往往以茶抒怀,通过饮茶来体味清静高远的生活情调。而在悠然与淡远的意绪之中,茶的清香和淡泊与他们的心神融为一体,明代文人的日常审美从而具有更切实而飘逸的成分。因为饮茶方式的变化,做为茶饮最重要的伴生物的茶器具的审美取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最鲜明的变化就是提倡简约之风。宋代饮用末茶的一些繁琐的茶器,如茶磨、茶碾、茶罗、茶筅、茶勺、茶盏等,因为茶叶加工程序的简化,亦随着末茶的废置而消逝。茶具的审美追求也回归到陆羽所倡导的简约之道上,总体表现为追求自然朴实之美。器具的变化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茶壶的出现。明代泡茶器具最为崇尚紫砂或者瓷制的小茶壶。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客小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5](P113)因为小茶壶更能够保存茶味的鲜美与持久。而张谦德的《茶经》说:“茶性狭,壶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6](P118)小壶于茶可以利汤扬香,于泡茶或饮茶的人来说,则可尽“幽人之趣。”何谓“幽人之趣”?《遵生八盏》说:“幽人首务,乃是设茶寮于书旁,寮中设茶具、焚香饼,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可供长日清谈,说明吃茶之人不过二、三人,是识茶人,亦是知交。因而,小壶泡不仅有着功能性上的优越特性,更兼具了精神层面的幽趣与韵味。”[6](P118)据说,因为当时有嗜茶文人建议“把壶从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持之,一手髭须吟诗的雅器”[6](P118),于是一代紫砂大师时大彬开始改制小壶,并将制壶工艺手法和壶型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来,并流传至今。二为盏的变化。在宋代因为斗茶茶色以白为上,所以喜用深色釉茶盏以衬其白。明代用茶叶直接冲泡,茶汤绿,故宣窑、成窑白瓷更能衬托其嫩绿色泽。饮茶方式的变化导致茶汤颜色的变化,进而影响茶具颜色的选择变化,从这小小的茶器具演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人对茶之品味的微妙审美感受。明代时出现并流行的茶器具,茶具的材料选择、制作特色与审美风格对今天的茶器具的影响还很大。紫砂壶的出现,也是因为明代的饮茶方式要求回到保存茶的本身特质的层面上来。文震亨在《长物志》中特别提到:“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6](P117)砂壶“皆盖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6](P117),所以能保存茶本身的香气。因此,砂壶的地位在明代日渐凸显,享誉至今的供春、大彬壶就出现在明代。“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6](P117)质地纯朴、做工精致的紫砂壶,逐渐替代唐宋时期的金器、银器、锡器,成为新宠。细究紫砂壶在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得到这种殊遇,除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主要在于它同时具备了物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紫砂壶较好的通透性和低传导性满足了茶人的功能需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紫砂壶符合文人的“茗赏”意趣。紫砂壶具有丰富的色泽,同时其材质又具备了极强的可塑性,可以充分满足文人以茶器创作表情达意,从而抒发托物言志的情怀。三、茶与审美化生活方式茶叶的品饮和制作方式所发生的改变,是与明人对茶的审美感受相伴而生的。从许次纾的记载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明人对茶的理解与感受是将茶既当成日常饮品,又常常寄托自身审美的追求和趣味。将口腹之欲升华为一种清雅的精神享受,是明人的创新。这样的精神享受如果再进一步加以拓展的话,将之与生活环境、交友方式结合起来,则拓展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清新质朴的审美化生活方式。如果说陆羽的《茶经》已经将茶提升到可与个体的修身养性相融合的高度,《茶疏》则为我们生动地展现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方式。陆羽在《茶经》中已经提到茶对个体身心的整体调和作用,“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3](P3)茶性属至寒,其做成饮料,与那些品行端正简朴的人最为适宜。许次纾则从中和养生的视角指出: “茶宜常饮,不宜多饮。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多饮则微伤脾肾,或泄或寒。盖脾土原润,肾又水乡,宜燥宜温,多或非利也。”[1](P145)茶适宜经常饮用,如果经常饮茶,可以使心肺感到清爽,可以化解心中的烦郁。茶虽然是很好的饮料,常饮也需有节制,不可过多过浓,过多饮用的话,会对脾、肾造成一些伤害,可能会导致腹泻或受寒。本来人的脾脏和肾内的水分就很充足,适合干燥和温暖,水如果过多并不好。许次纾从中医的角度提出了淡茶少量的原则,言之有据而又颇有见地。如此辩证地看待茶之功效,这在其他的茶书中极为鲜见。这种思想亦体现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即始终以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和人生。许次纾的这一观点传达出茶不仅仅是文人表达自身独特的人文意趣的载体,更是一种自利利他的饮品,如何通过饮茶,并籍由茶传达人间最朴素本真的善与美,从茶自身的特质,进行探究则显得尤为必要。《茶疏》对饮茶环境也即茶寮的选择亦凸显鲜明的美学色彩。从茶寮的地点、寮内炉灶、茶几的布置等各个方面都无一不具有主体意识上的审美选择与匠心安排。“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塞”,[1](P129)饮茶环境的要求,一方面与茶的自然本性相一致,因为茶来自于自然山川,其属性之美具有自然之境,而更为开阔的饮茶环境则彰显茶叶之本性的天人合一。但是,这种自然环境又不是完全脱离人的生活本身。许次纾指出了饮茶之境,应是“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明窗净几,洞房阿阁,宾主款狎,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1](P134)不宜近“阴室、厨房、市喧、小儿啼、野性人、童奴相哄、酷热斋舍”。[1](P138)这种刻意为之的清静幽独的茶境,既成一体又不脱离世俗。所以,从饮茶方式中我们可以发现,雅与俗在明人的生活和审美方式中呈现日渐融合的趋势:既有“鼓琴看画”的大雅,亦有“佳客小姬”的大俗;既有“茂林修竹”的清幽,又有“儿辈斋馆”的家常。世俗中保持自性,雅致中寻求真味,这是明人对饮茶环境的审美追求的生动体现。这样的品饮环境宛然一个身心体验的道场,茶汤的美味、茶叶的香气,已不仅是满足味觉、嗅觉,更多是透过五官感觉与心灵的统合,产生微妙的美学境界。明代的文士,将此品茶空间称为“茶寮”。明人杨慎谓“僧寺茗茶曰茶寮。寮,小窗也。”[7](P3)茶寮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吴智和先生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哲理思考、文学创作、史学著述是传统文人安身立命的寄托方式之一,则茶寮在文化生活史上应予特别的重视,因为饮茶生活无疑是文人灵感、性灵的藉助物之一。”[8]这些关于茶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明人擅于从饮茶这一生活的细微小事中得到启示,并从对恬淡静谧的环境的欣赏中获得超悟。“他们所品味的不仅仅是淡雅高洁的茶艺和清逸幽深的自然环境,而是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自己的人生境况”。[9]当人们将茶饮不仅仅作为一种自我味觉的满足,同时亦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修养及与他人情意互动的过程时,茶就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涵。一次简单的饮茶活动中,由于宾主彼此之间心意相交和精神互动,进入到彼此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之中,“素心同调,彼此畅适”,[1](P125)只有心性修养、趣味相投之人方可成为茶侣,才能在“清言雄辩”中体味饮茶的乐趣。唐宋时期也注重茶侣的选择,但是一般只言及茶客的人品、修养,明人在此基础上对茶客人数的多寡、茶友的选择等都有要求,而且这种要求体现出较强的精神需求。许次纾在《茶疏》中特别强调,以茶会友的过程其实是惺惺相惜、心意相交的情感精神的互动过程。因为,此时的饮茶已经从个体的清趣走向了社会交往的层面,茶既是本体,又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茶友们在共同的品茗交流中,不仅体会当下茶汤的真滋味,更要一起体验生命中放空的瞬间。结 语如果说唐朝陆羽的《茶经》和宋朝赵佶的《大观茶论》,这两部茶论典籍开创了唐宋两个时期文人论茶的重要端的,明代许次纾的《茶疏》则开始从茶事本身上升到对茶事与文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的艺术审美的整体追求之中。《茶疏》中既记载了茶的形而下的生长、采摘、制造、品饮的过程,又升华了对茶之品味、饮境、茶侣的精神追求。茶除了品饮的功效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涵的修养,也是一种文化品格的深刻体现。文人对茗茶情有独钟,“他们既亲著茶书、别泉鉴水、创制茶具、精研茶事;更将自身高超的审美感受力、精神追求和人格理想融入到日常茶事活动中,将茶事活动发展成为艺术活动,将茶事过程发展成为丰富的艺术审美与精神升华过程”。[10 ]《茶疏》的写作与传播不仅代表了明代文人对茶事审美追求的境地与理想,亦极大地促进了后人对明代茶事文化内涵的深厚理解、传承与广泛传播。参考文献:[1]赵佶、许次纾等著.大观茶论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2013.[2]施由民.走向幽雅──晚明茶文化散论 [J].农业考古,1993(4).[3]陆羽.茶经·茶之事 [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4]李泽厚.华夏美学 [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吴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6]王迎新.文人茶席[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7]杨慎.升庵外集 (卷23)[M].台北:学生书局,1971.[8]吴智和.明代茶人的茶寮意匠 [J].史学集刊,1993(3).[9]娄明利.浅谈明代吴门茶事绘画之画意 [J].大众文艺,2013(10).[10]刘军丽.明代茶诗与文人茶的艺术精神 [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2).Cha Shu and the Tea Aesthetics in the Ming DynastyChang JunlingAbstract:Cha Shu, a book about tea, is a collection of tea cul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provides typical embodiment of the Chinese tea aesthetic culture. Specifically: the return to the natural state of tea; advocates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of tea ware; the choice of tea atmosphere and tea friends fully embodies the aesthetic ideal of plain and fresh daily life of the literati. Through this book we can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and expression of this aesthetic style.Key words:Cha Shu; Ming Dynasty; return to simplicity; aesthetic ideas.中图分类号:I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853(2018)04-095-06收稿日期:2018-06-25作者简介:常俊玲,女,1973年生,河南信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清代宫廷的茶文化
作者: 邓玉娜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宫廷 茶文化 茶事 
描述: 文章以清代宫廷饮茶习俗为研究对象,以贡茶入手,逐次讨论了清宫茶礼与茶事、皇室饮茶的考究、奶茶在清宫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认为清代宫廷茶文化集养生养身、愉悦情志、教化安邦的作用为一体,既属于皇宫贵族的个人喜好,又属于朝堂国事政务,在清代宫廷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文:清代宫廷的茶文化邓玉娜(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摘 要:文章以清代宫廷饮茶习俗为研究对象,以贡茶入手,逐次讨论了清宫茶礼与茶事、皇室饮茶的考究、奶茶在清宫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认为清代宫廷茶文化集养生养身、愉悦情志、教化安邦的作用为一体,既属于皇宫贵族的个人喜好,又属于朝堂国事政务,在清代宫廷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关键词:清代;宫廷;茶文化;茶事清代宫廷中的茶文化不但涉及皇家的修身养性、怡情雅志,还赋予了安邦治国、以和君臣教化之道。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朝堂邦交,茶文化都扮演着宣扬中华文明的角色。作为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载体,饮茶之风盛行,茶礼、茶事在皇家内廷各样场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不容小觑。①一、清宫的贡茶与茶事清代宫廷中生活的帝后嫔妃每天都离不开茶。皇帝每日的恭备份例中有茶叶75包(每包二两),皇后每日茶叶10包,妃、缤人等日用茶叶均为5包,皇子及福晋每位例用外再加茶叶8包。《国朝宫史》对清宫后妃们按照等位享受相应茶叶供奉的解释更为详细:皇贵妃、贵妃、妃、嫔每月每人份例内额享14两六安茶、8两天池茶,贵人每月每人7两六安茶、4两天池茶,常在、答应日用经费开支中没有开列茶叶一项。[1]清代宫廷中茶叶的种类繁多,每年各地的名茶云集于此,这就要仰赖各省贡茶源源不断的输送入宫。清宫御膳房下的广储司茶库负责收储这些贡茶。根据《清宫述闻》“茶库”一节的统计,茶库每年收取进贡名茶约有30多种,每种各数瓶、数十瓶乃至百余瓶不等。[2]其中,就江南六安州一处,每年额交的茶叶400袋,杭州额交上等龙井茶28篓,每篓800包。根据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各省的贡物清单,我们可以整理出国内产茶地区一年中逐月进献茶叶的情况[3](见表1):表1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茶叶贡品逐月清单清代中期以后,每年贡茶的供应量愈见增加。生活在清中期,历经嘉庆、道光、同治三朝的吴振棫,官至四川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倾其毕生经历成就了《养吉斋丛录》一书,其中详细登录下自己晚年时期看到过的一份各省例进贡品清单,有关贡茶者亦如表2所示。[4]由此,对比乾隆时期的贡茶情况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贡茶数量和品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表2 清中期宫廷茶叶贡品清单从上述资料不难看出,当时全国各类名茶争相入宫,供应充足。诚如云南普洱茶、陕西吉利茶、安徽六安茶、苏州天池茶、虎丘茶、杭州龙井茶、川康锅焙茶、武夷山茶、江南梅片茶、银针茶,等等,举不胜举。整体上,清代宫廷所食用的诸类名茶与今天的茶叶分类相似,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之属,尤其以前四种更受帝后们的欢迎。绿茶者,以龙井茶为著名,茶汤碧绿,香气清远,因为炒制过程中不经发酵,所以营养价值最高。红茶者,以祁红、滇红为著名,是一种全发酵茶,茶汤红亮,香味甘醇,营养成分虽不及绿茶,但是易于人体吸收,性温和,健胃驱寒,适合冬季饮用。乌龙茶者,以武夷山茶为著名,最讲究泡法,所以也称功夫茶,适合秋季饮用,在饮食高脂高油饭菜之后喝点乌龙茶。黑茶者,以普洱茶为著名,当今也认为普洱茶自成体系,属于一类特种茶。可是无论哪种分类,都不影响清宫皇室对普洱茶的喜爱。慈禧太后晚年常常饮服此茶。《宫女谈往录》中回忆慈禧太后冬天尤其是在吃过油腻的膳食后必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解腻。[5]除了消食降脂外,现代营养学还认为普洱茶具有美白肌肤、消除色斑的功效,每年清宫内廷消费普洱茶的数量较多,这可以从前文列举出的贡茶清单中反映出来。不同的季节饮食不同种类的茶叶,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乌龙茶,冬饮红茶,物尽其用,人尽其用,这是清代宫廷调理身体、保健养生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每位帝后还根据喜好,有着各自的饮茶习惯。乾隆皇帝尤其钟爱杭州龙井茶。从清宫档案记载可知,乾隆皇帝日常最多留用十几种贡茶,龙井茶是每次必不可少的。一年中,浙江要多次向宫中进贡龙井茶,比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月廿六日、六月十八日,浙江巡抚庄有恭、漕运总督杨锡绂分别进贡龙井茶、龙井雨前茶各100瓶。[6]乾隆帝对龙井新茶喜爱有加。龙井新茶也称为雨前茶,因其采收于谷雨节之前而得名。《清稗类钞》记述有“高宗饮龙井新茶”一则,认为“杭州龙井新茶,初以采自谷雨前者为贵,后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渝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实乃茶中上品精华。[7]乾隆帝御制的茶诗中多有描写龙井茶的,其咏《雨前茶》一诗流传甚广,诗中不但有诗句抒情,还有注释表意,足见乾隆帝对其珍爱程度之深之切,诗云:“谷雨前之茶,恒为世所弥。巡跸因近南,驿贡即已臻。计其采焙时,雨水以后旬。(龙井茶以谷雨前摘取者为佳,今年正月廿九日雨水兹甫,二月下旬之初浙江已进新茶,其采烙当在雨水后数日,距谷雨尚早月余也。)谷雨早月余,而尚未春分。欲速有此茶,风俗安得醇。更忆夷中诗(唐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卖新谷”之语最为曲尽民隐,每咏新茶常感其言之亲切有味而不忘。),可磷我穷民,尚茶供三清(每龙井新茶贡到内侍即烹试三清,以备尝新),不忍为沾唇。”[8]慈禧太后平日饮茶喜欢加入少许金银花调味,这样一来,茶香更深。除了金银花,还有菊花、莲花、梅花、桂花、玫瑰花、茉莉花等,都可作此用。清人将这种方式总结为“以花点茶”,当时京城很是流行,大致方法《清稗类钞》亦有详载:“以锡瓶置茗,杂花其中,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干。将此点茶,则皆作花香。梅、兰、桂、菊、莲、茉莉、玫瑰、蔷薇、木樨、橘诸花皆可。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之蕊,其香气全者,量茶叶之多少以加之。花多,则太香而分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其美,必三分茶叶一分花而始称也。”[9]光绪皇帝也是嗜茶尤甚,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喝上一大茶杯雨脚云花,对于茶汤、茶味等尤其考究,被时人认为是“最工选择”。喝完茶后,闻少许鼻烟,然后再前往慈禧太后寝宫行请安礼。[10]清宫中许多礼仪规制中都包含有茶礼一项内容,见诸于万寿礼、大燕之礼、大婚之礼、命将之礼、册封之礼,等等。[11]同样,清宫中举办的各种筵宴活动中都有赏赐、赐茶的环节,以示祥和安泰、上下同庆的寓意。比如太和殿筵宴、保和殿筵宴、乾清宫家宴、千叟宴、文华殿经筵宴,等等。乾隆年间,专设重华宫茶宴,“自正月初二至初十日,无定期”,参加者是才华横溢的满汉词臣,“列坐左厢,宴用盒果盃茗”,饮茶品茗,联楹赋诗,君臣交融,增进彼此感情。重华宫茶宴上的歌赋诗词“体裁亦古今并用,小序或有或无,后以时事命题,非长篇不能赅赡。自丙戌始,定为七十二韵,二十八人,分为八排,人得四句。每排冠以御制,又别有御制七律二章。题固预知,惟御制元韵须要席前发下始知之。”[4]再据《国朝宫史·续编》所示,在这个宴会上,“乾隆圣制《三清茶》诗,以松实、梅花、佛手为三清,每岁重华宫茶宴联名”,而且,还要赏赐给近臣宫廷御制的“三清茶碗”以示特殊恩宠。[11]嘉庆年间的重华宫茶宴一般定在正月初二日举行。[4]根据学者统计,有清一代,重华宫茶宴共举行有60多次,其中大半在乾隆一朝。[12]二、清宫饮茶首重水质清代宫廷茶文化还表现在对于冲泡之水的考究。茶谚有云:“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好茶须要搭配好水方能显示出其独特的色、香、味。基于此,古人品茶对于水源的要求十分考究。清人梁章拒在《归田琐记》中“品泉”一节称赞说:“品泉始于陆鸿渐,然不及我朝之精。”就宫廷而言,清代御用的泡茶之水是玉泉山的玉泉水。玉泉山在京城颐和园以西,山间泉水清碧,澄洁似玉,味道甘冽,故被名之玉泉。时人谓:“若大内饮料,则专取之玉泉山也。”[13]《养吉斋丛录》也说:“玉泉山之水最轻清,向来尚膳、尚茶日取水于此,内管领司其事。”[4]每天清晨,内廷御膳房都有专人由玉泉山取水,用皇家御用水车拉运至宫中供帝后享用。据宫制所载,皇帝、皇后每日额用玉泉水12罐。除此之外,还要备下酒醋库酿制玉泉酒所需之玉泉水的用量。乾隆皇帝还亲自创了一套以水的轻重为衡量标准来品评水质优良的方法。乾隆御制诗《汲惠泉烹竹炉歌》中详细交代了这个方法的使用过程:“尝制银斗较量诸泉,扬子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惠山泉重一两四厘,玉泉则斗重一两最为质轻,味甘。陆羽品泉以扬子为第一,惠山为第二。固尝惜其未至燕京,若至燕京到定以玉泉为第一矣。”所以,他盛赞玉泉山之优,“陆羽品泉今古闻,山下出者次第分。金山第一此第二,未知玉泉迥出群。以是推之当历逊,辞仲为叔居后尘。”据此,乾隆帝将北京西山玉泉水命名“天下第一泉”,并亲自撰写碑文《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以证世人,即所谓:“尝制银斗较之:京师玉泉之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亦斗重一两;济南之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江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则较之玉泉重二厘、三厘矣。至惠山、虎跑,则各重玉泉四厘;平山重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西山之碧云寺,各重玉泉一分。然则更无轻于玉泉者乎?曰:有!乃雪水也。尝收积素而烹之,较玉泉斗轻三厘。雪水不可恒得,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6]乾隆帝的这个品茗选水的标准很快被人们接纳,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水的轻重之法也被清代士人群体争相记载下来,流传后世。比如,《清稗类钞》中除了肯定玉泉水的质地优良,还讲述了另外一则乾隆帝讲究水源水质的范例——“以水洗水”:每当乾隆帝出外巡视,都要带上玉泉水以供御用,但是由于存放时间稍久,再加上舟车颠簸,导致玉泉水的色、味有所改变,这时可以用他处泉水洗之,洗后效果显著,可恢复玉泉水原有的色、味、质、感。这种方法依据的原理就是水有轻重之别:先把玉泉水倒在一个大容器内,标注下水位的分寸刻度,再将其他的水倒进来搅拌,等到水面平稳,污浊之水则皆沉淀到下面,清澈之水则皆悬浮在上面,“盖他水质重则下沉,玉泉体轻故上浮,挹而盛之,不差锱铢”[14]。三、清宫奶茶的盛行喜食奶茶是清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共同饮食习惯。《清稗类钞》中介绍各地民风民俗之时,尤其强调:“奶酪者,制牛乳,和以糖,使成浆也,俗呼奶茶,北人恒饮之……蒙人所食之奶酪,曰奶茶,与京师之面茶相类,冲炒米食之,即朝餐矣。平时亦饮之……茶,饮料也,而蒙古人乃以为食。非加水而烹之也,所用为砖茶,辄置于牛肉、牛乳中杂煮之。”[15]满蒙民族习惯相近,清代的帝后宫嫔、王公贵族也都喜食奶茶。《养吉斋丛录》记载清宫“旧俗最尚奶茶。每日供御用乳牛及各主位应用乳牛,皆有定数。取乳交上茶房,又清茶房春秋二季造乳饼,由外三牛圈取乳牛,交内三牛圈取乳成造。又张家口养什木等牛群,岁纳乳酥、大小乳饼有定额。内廷各宫殿寺庙供献大白乳饼,由南苑乳饼圈成造”[4]。《宫女谈往录》中慈禧太后晚年的贴身宫女回忆说,每天早上慈禧太后起床之后,梳洗停当,“吸过两管烟之后,老张太监的奶茶就献上来了。老太后最习惯喝人奶和牛奶。宫里在早点还保留东北人的习惯,喝奶子要对茶,叫奶茶。奶茶不由御茶房供应,由储秀宫的小茶炉供应,一来近,二来张太监干净可靠”[5]。清宫帝后们每日膳食份例都是奶与茶齐备的。从清宫膳食底单中,经常可见如下记载:皇帝:御茶房备例用乳牛五十头,每头牛每天交乳二斤,玉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叶七十五包,每包二两。皇后:御茶房备例用乳牛二十五头,共得乳五十斤,玉泉水十二罐,茶叶十包。茶房备贵妃每位乳八斤,妃每位乳四斤,贵人以下随本宫主位分例。妃嫔等位日用茶叶均为五包。皇子、福晋每位例用乳十六斤及茶叶八包。[12]正是因为需要熬煮奶茶,所以,清代宫廷茶器中的锡器、银器较多。根据《国朝宫史》“经费·铺宫”记载,仅就茶器一类,皇太后可享用金茶瓯盖一个、银茶瓯盖10个、银茶壶3个、锡茶碗盖5个、锡茶壶34个;皇后人等按照后妃等级依次递减,但就算是级别最低的答应,按照规定也会给配置有一个锡茶碗盖、一个锡茶壶、一个漆茶盘,其中的锡茶壶应该是比瓷器质地的茶壶更适宜于温煮奶茶的。[16]从中我们多少可以推测出当时宫中饮食奶茶的普遍程度。若从饮用时间上来看,清宫帝后们一般会在正膳之后来杯奶茶,或者常常在亦如今天上午茶、下午茶时间的“克食”中饮用奶茶,佐食糕点。乾隆皇帝在饮食奶茶的时候尤喜搭配服用八珍糕,休闲滋补两不误。比如,《盛京节次照常膳底档》载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十五日,乾隆帝东巡盛京途中至葛布西大营驻跸,早膳之后,乾隆帝来到莲花套大营,正处于早膳、晚膳之间,茶膳房要进献克食,“熬茶时,小太监俫呆传送八珍糕一品,进二块,未赏”[17]。乾隆皇帝曾在御制诗中评述道:“国家典礼,御殿则赐茶,乳作汁,所以使用使人肥泽也。”[3]所以,在清宫中举行的各大筵宴、祭祀、接见使臣、节次庆祝等重要活动时,奶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进献奶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节次照常膳底档》载,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乾清宫筵宴之时,“申初二刻,太监常宁传摆热膳,摆毕,请万岁爷升座,祈祝,奏乐,坐毕……照例摆宴,人端盒头先进,还是头桌先出,送奶茶送果茶,俱是转着送汤。膳毕……奉旨送奶茶,奶茶盖碗一出,就送两边妃、嫔、贵人、常在,奶茶毕,将茶果请下,戏毕,转宴。”[17]再比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坤宁宫祭祀大典的时候:“十月初一日,寅正一刻请驾,卯初二刻外请祭太庙毕,辰初至坤宁宫磕头毕,圣等外拜佛毕。辰初二刻,上至坤宁宫升座毕,随领阿哥、王子、郭什哈额附、郭什哈昂帮、满汉大人进殿,内磕头毕,入座。总管王进保、总领杨进忠铺白布空单一块,刘芳、王秉忠请金锭膳桌……上进肉毕,随送粳米裨子米干膳进一品(四分满)、肉丝汤一品(汤膳碗,寻常珐琅盘、金碗盖)。汤膳碗请下,请膳桌请下,上进糕酒毕,赏糕酒毕;上进奶茶毕,赏奶茶毕。阿哥、王子、额附、满汉大人等出殿外。上至乾清宫西暖阁办事……”[17]清宫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亦如人道。旖旎风光中,微风徐徐,松鹤相伴,焚香品茗,翻书抚琴,这样的画面犹如中国水墨一般,定格在了古代骚客的脑海。所以,爱茶恋茶、痴茶嗜茶似乎已经成为传统文人的共性。茶文化讲求淡定清幽、绵香含蓄的内涵,折射着中国人对于美学的独特体验和鉴赏及追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茶在中国既是百姓们经常使用的大众饮品,又是富含生命哲理的高雅饮品。上自宫廷中的皇室贵胄,下至茶乡的农忙耕夫,可能是闲情逸致,可能是养家糊口,无论哪种,茶都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愿景。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茶,不同的人对茶有着不同的阐释和理解。注 释:① 相关研究有王玲:《清代宫廷茶事》,《紫禁城》1993年第5期;蔡镇楚、施兆鹏、王玲:《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湖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董健丽:《清宫茶具与茶礼》,《文物世界》2004年第2期;施由明:《明清中国皇室的饮茶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研究之二》,《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高晓然:《清宫茶器》,《南方文物》2010年第1期,等等。参考文献:[1](清)鄂尔泰,张廷玉.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一·日用[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2]章乃炜.清宫述闻[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3]秦国经,苑洪琪.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4](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5]金 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6]于 晨.清帝乾隆爱茗寻迹[J].古今农业,1996,(2):36-44.[7](清)徐 珂.清稗类钞·饮食类·高宗饮龙井新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8]蔡镇楚,施兆鹏.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15.[9](清)徐 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一花点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0](清)徐 珂.清稗类钞·饮食类·德宗嗜茶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1]董健丽.清宫茶具及茶礼[J].文物世界,2004,(2):52.[12]施由明.明清中国皇室的饮茶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研究之二[J].农业考古,2006,(5):88-95.[13](清)徐 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京师饮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4](清)徐 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以水洗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5](清)徐 珂.清稗类钞·饮食类·北人食奶酪[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6](清)鄂尔泰,张廷玉.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一·铺宫[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7]吴正格.乾隆皇帝御膳考述[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90.中图分类号:I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50(2011)03-0031-04收稿日期:2011-04-02作者简介:邓玉娜,女,河南开封人,历史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社会经济史、清代宫廷史等。责任编校:王彩红,陈 强
西湖龙井茶的四大价值
作者: 王建荣  来源:《杭州》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中国茶叶博物馆 浙江省茶叶学会 西湖风景名胜区 价值 文化主题 杭州市 
描述:茶既包含着严谨的自然科学,又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作为中国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是杭州西湖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共同影响下发展成型的物产。它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诠释以及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在同类物产中卓荦超伦。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产生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
全文:西湖龙井茶的四大价值文 王建荣茶既包含着严谨的自然科学,又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作为中国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是杭州西湖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共同影响下发展成型的物产。它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诠释以及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在同类物产中卓荦超伦。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产生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现出其珍贵价值。自然价值西湖龙井茶园地处北纬30°,东濒西湖,南临钱江,三面群山环抱,既可吸纳南来的和风细雨,又能挡住西北寒流的侵袭;山谷间的茶园有密林遮蔽、云雾缭绕,加上宜茶的土壤、温度、日照、雨水等,形成一个有益于龙井茶生长的独特小气候环境。龙井茶茶树是优良品种,早在明清两代,龙井茶良种不仅为省内许多茶区所选种,还引种到四川等省外茶区。历史价值西湖产茶至迟在唐代。陆羽《茶经·八之书》记:“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西湖产茶肇始于天竺、灵隐二寺寺僧傍寺垦植的茶园。宋代,灵隐、天竺仍然是西湖主要产茶区。宋《图经》云:“杭州之茶,惟此(指宝云茶)与香林、白云所产入贡,余不与焉。”可见,西湖之茶,在宋代已成为朝廷贡品。龙井茶的出名是在明代。一般都认同宋代名僧辩才为龙井茶祖,辩才晚年从上天竺住持退居到龙井狮子峰下的寿圣院,把白云茶移栽到狮子峰,期间,留下了诸多与赵抃、苏东坡、秦观等人品茶吟诗的佳话。他们所品尝的茶中,极可能有龙井当地所产的茶,只是当时还没有“龙井茶”的称呼。直到元代,“元四家”之一的虞集,与好友邓文原等游龙井,品尝了用龙井泉水烹煎的雨前龙井新茶,留下了《次邓文原游龙井》诗:“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这是明确记述品饮龙井茶的最早文字。龙井茶在明时崛起不是偶然,这首先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叶茶上供”对茶叶采制变革的历史机遇。明代贡茶一改宋元时上贡团饼茶的旧制,从而改变明代朝野饮茶习惯。又由于求索者众,供不应求,龙井四周山民与寺僧都种起了茶树。到明万历年间,“北山西溪,俱充龙井”(高濂《遵生八笺·茶泉类》)。清代是龙井茶的辉煌期。由于清高宗(乾隆)的厚爱,龙井茶不仅入贡,还成为朝廷对大臣的恩赐品。乾隆六次南巡到杭州,每次都幸临西湖茶区,除在龙井亲自采茶十八棵之外,还幸天竺,览乡民采茶制焙之法,留下了“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的诗章。又幸云栖,御制《观采茶作歌》,有句:“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陆羽茶经:经典本》作 者:王建荣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简 介:那些想要读《茶经》却又读不懂的茶人,从此不知不觉走近茶艺世界,重新诠释心中的茶。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参校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版《茶经》等多个版本,展示宋刻本原汁原味的形貌,让你看到《茶经》本真。备清跸处。”人文价值在西湖山水物质空间中滋养长成的龙井茶,受到一代代湖畔茶人的倾心培育而愈加显得鲜活、生动、饱满。湖光山色间蕴藏着龙井茶的人文历史,又极大地丰富了西湖文化的内涵,即所谓茶景相蕴共生辉。陆羽是用文字记载西湖产茶的第一人,他所撰的《茶经》早为人们耳熟能详,他还撰写过《道标传》《天竺灵隐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关于西湖的著作,是最早记述和研究西湖景观者之一,也是最早对西湖山水与西湖茶作等量齐观的人。陆羽之后,既钟情西湖山水又嗜好茶的是白居易,他在唐长庆二年(822年)出任杭州刺史,与蜀僧韬光禅师结下了一段茶缘,现韬光寺中仍留有烹茗井,相传是当年两人烹茶取泉处。宋代的杭州太守几乎都是爱茶人。苏轼则是宋代杭州爱茶太守第一人,那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千年吟唱,不绝于耳;他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道尽了饮茶的乐趣和妙用;“蟹眼已过鱼眼生”“贵从活火发新泉”,则显现了他煮泉烹茶的精湛技艺。蔡襄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造茶进贡,习知茶事,著有《茶录》二篇,是宋代斗茶的经典之作。他晚年知守杭州,因病忌茶,但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明代,中国茶业与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江浙一带的绿茶名品不断脱颖而出,全国茶业与茶文化的中心由宋时的福建建安一带转移到了江浙之地。综观明代茶书,有一个特殊的现象——绝大部分茶书是江浙籍人编撰的,其中杭州人不少。明代记述咏赞龙井茶的名篇佳作迭出:徐渭的《谢钟君惠石埭茶》、陈继儒的《试茶》、屠隆的《龙井茶歌》、袁宏道的《龙井》、童汉臣的《龙井试茶》、于若灜的《龙井茶》等等,不胜枚举。清代的龙井茶品饮文化要特别提及两位书画家,一位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金农爱茶,创作多幅茶事书画作品。他在59 岁时写过一幅《述茶》轴:“采英于山,著经于羽;荈烈蔎芳,涤清神宇。”另有《玉川子嗜茶》书作一幅和《玉川先生煎茶图》一幅。那幅煎茶图虽题称玉川先生,其实从图中傍泉煮水、用紫砂壶沏泡来看,更似画家自己品饮家乡茶的写真。另一位是杭人丁敬,为“西泠八家”之首。丁敬亦嗜茶,作有《论茶绝句六首》,手卷书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他在卷末后记中说:“壬午六月九日访扬州项均、罗两峰二君于艮山门外之睦庵,啜茶回,录此请正之。杭郡六十八叟丁敬记。”近现代龙井茶品饮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多。梁实秋“曾屡侍先君游西子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足矣。”郁达夫在九溪十八涧的口上,“一面喝着清茶,一面只贪味着这阴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寂静。”汪曾祺难忘1947年春天花一块大洋喝的那一杯龙井茶,“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真是好茶!”马一浮先生每年清明要到龙井去尝明前茶,喝的不是乾隆御指的“十八棵”,而是翁家山祖上的“碑阴十八株”,这是野生的老茶树,保持着天然野生风味。陈学昭、王旭烽两位小说家,各以龙井茶乡和杭州茶商世家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春茶》和《茶人三部曲》。龙井茶的甘香,浸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记忆之中,里面有茶人的闲趣、情谊、乡思,还有禅悟。社会价值有人说,杭州是“一市居民半茶客”,这并不为过。从杭州的茶馆业来看,早在宋代就有相当规模,尤以清河坊的蒋检阅茶肆最为闻名,“奇茶异汤,随索随应,点月色大泡灯,光辉满屋,过者莫不驻足而观。”清代,杭州茶馆还引进了“说大书”这种曲艺形式。如今,杭州人仍然保持着“孵茶馆”的生活习性。全市一千多家各类茶馆,有被誉为生活艺术精品天地的都市茶艺馆,有吟味在西湖山水间的风景区茶室,有茶山深处的农家茶居,有与艺文雅事相融的主题茶园,也有老年人悠闲自在其间的社区茶室……他们把茶馆当做家庭的“第二客厅”,平日聚朋会友在茶馆,春节全家团圆也到茶馆。上班族把茶馆当做办公室的延伸,商务洽谈,开会活动也搬到了茶馆。杭州人喜好品饮清淡甘香的龙井茶,而龙井茶这种清纯平和的特性又渗透到了杭州人的品性里,映照了杭州人淡泊处世,追求清和的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所谓“茶禅一味”,正在于“茶悟”与“禅悟”的相融相合。自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结茶缘。西湖山水、龙井绿茶与历代湖畔爱茶人,这三大组合,在中国任何一地都难再复制。龙井茶依傍钱塘江,受惠于西湖山水,才有其非凡的品质,钱塘江以南地域也产龙井茶,但是“橘逾淮而北为枳”,那就不是“西湖龙井”了。
清 咸丰十一年照验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茶叶  咸丰  十一年  历代  茶文化 
描述:清咸丰十一年照验倪龙江捐赠长34厘米,宽19.5厘米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与茶相关的纸质文物,它们是记录历代茶文化的最真实的载体,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为我们解读当时的茶文化、茶政治、茶经济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茶引,是历代官府发给茶商准许其茶叶买卖的凭证,最初由户
全文:清 咸丰十一年照验 倪龙江捐赠  长34 厘米,宽 19.5厘米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与茶相关的纸质文物,它们是记录历代茶文化的最真实的载体,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为我们解读当时的茶文化、茶政治、茶经济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茶引,是历代官府发给茶商准许其茶叶买卖的凭证,最初由户部印引局印发各产茶诸州县,商人贩茶必须到所在州县纳钱请引,方可出境交易。到了清代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而筹集军饷,茶叶专卖制度演变为一种逢十抽厘的征税制。这张质地为棉纸的咸丰十一年照验,是徽州府发给歙县茶商新茂的茶引照,发照日期是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八日。从这张照验可知,配茶十担给总照一道,此照验已截去三个角,上盖五个红印,两个黑印,有几个模糊不可辨,其中有几个可认:屯溪釐局验讫、渔卡查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