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
按栏目分组
茶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按来源分组
《企业观察家》(1)
相关搜索词
唐代饮茶风俗
作者: 唐代饮茶风俗 赵扬, CFP  来源:《企业观察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郎士元 沈宋 镇西 西北边陲 诗林 令公 唐代前期 耳中 煎茶水记 三沸 
描述:,由此奠定了其在诗林的地位。郎士元既有文名,就容易犯品评他人的毛病,某日说了一句"郭令公不入琴,马镇西不入茶",微讽郭子仪不会欣赏琴艺,当时宰相马燧饮茶不入流。郭子仪此时已逝,马燧号为"马镇西",是他威震西北边陲屡立战功得来的名声,为人强势是他的本性。现在郎士元的讥语传入了耳中,武人本色
全文:唐代饮茶风俗赵扬 /文 CFP /图郎士元是活跃在唐代宗与唐德宗年代的大诗人,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群星璀璨时代为基点,诗林中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的说法,郎士元即是其中的“郎”。他创作有“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等佳句,由此奠定了其在诗林的地位。郎士元既有文名,就容易犯品评他人的毛病,某日说了一句“郭令公不入琴,马镇西不入茶”,微讽郭子仪不会欣赏琴艺,当时宰相马燧饮茶不入流。郭子仪此时已逝,马燧号为“马镇西”,是他威震西北边陲屡立战功得来的名声,为人强势是他的本性。现在郎士元的讥语传入了耳中,武人本色促使他力邀郎士元到自己家中饮茶,意欲比拼一番。郎士元来家之前,马燧预先吃了一顿“古楼子”(一种裹有羊肉馅和牛油的胡饼),当郎士元入门之时,马燧已经喉干舌燥,当即令人烹茶,随后二人各饮二十余瓯。可怜郎士元空腹而来,加之年龄已老,顿时虚冷腹胀,遂屡屡辞别,马燧当即激道:“‘马镇西不入茶’,何遽辞也!”弄得郎士元无计可施,只好继续陪饮。好歹又饮了七瓯,郎士元顾不得颜面,固辞而起,但未及上马,就已“气液俱下”,马燧报了此仇,郎士元却因此病了十余日。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唐代前期的饮茶特点,一是饮茶的地区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饮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明显提升,茶酒形成了并称的地位。“茶圣”陆羽在同时期撰写出《茶经》,其中写道:“茶随时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广,世俗浸润,国朝盛行,两都、荆州、渝州诸地,已成每家之饮料”;二是唐代前期以煎茶为主;三是饮茶重视豪饮,说马燧“不入茶”,是说他饮茶量太小,马燧不服气,遂邀来郎士元赌饮一番。唐人豪饮,大碗喝茶,茶以煮为主,不类今人冲茶之法,视为贵人高雅,而随着唐文化的输出,中国的茶文化也快速推向世界各地。当今饮茶习俗是继承明代以来的冲饮方法,且深受《红楼梦》中妙玉引用清代的俗语影响,即“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这是唐人与今人饮茶的最大区别。唐代诗人卢仝在诗中记述自己独自饮茶的意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知豪饮到一定数量后,方能体会饮茶的真趣。一受气候和地域的影响,茶叶的种植集中在南方,到了唐代,茶叶产地和品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以蒸青团茶为主。是时,据《唐国史补》记载,“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可见当时茶叶品牌之盛。陆羽《茶经》中虽未提及茶叶品牌,然其中提及的茶叶产地甚多,数十州拥有盛产茶叶的山谷,如峡州夷陵三县山谷,荆州江陵县山谷,光州光山县黄头港、蕲州黄梅县山谷,湖州长城县顾渚山谷,婺州东阳县东自山等,至今犹是名茶产地,至于恩、播、福、泉、鄂、袁、吉、韶等二十余州,陆羽不知当地产茶山谷,但“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的茶叶可分为角茶(粗茶)、散茶、末茶及饼茶四类,依其形状归纳为八等级,其中的胡鞭形、牛臆形、浮云形、指水形、膏土形、地潦形六种属于精制上级品,另两种竹香形和薄荷形则可归入粗老之下级品。二唐人饮茶,早期以煮茶为主,对燃料和水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最好的燃料为木炭,然后才是桑、槐、桐、枥等树木的硬柴。沾染了油腥气味的木炭,以及松、柏、桂、桧等含有油脂的木柴,朽坏的木器等不宜用来煮茶。唐人对水质的要求更为严格,陆羽认为山水为优,江水次之,井水最差。刘伯刍按煮茶品质的优劣,将天下水分为七等,第一为扬子江南零水,第二为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三为苏州虎丘寺石水,第四为丹阳县观音寺水,第五为扬州大明寺水,第六为吴淞江水,第七为淮水。到了唐宪宗年间,张又新撰《煎茶水记》,认为刘伯刍将天下水分为七等不正确,自己重新将天下水分为二十等:庆山康王谷之水兼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蕲州兰溪之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方桥之潭水第六,扬子江之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之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桐柏县之淮之源第九,庆山龙池山之顾水第十,丹阳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之中零水第十三,贵州王虚洞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之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之千丈瀑布第十七,郴州之加图泉水第十八,桐庆之严厉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唐代高官和富豪对饮茶之水尤为重视,如唐武宗时代的宰相李德裕,居住京城时不用长安水,饮茶之水悉数从常州惠山泉取来,以致为他取水的驿骑有了一个专门名目,名曰“水递”。三唐代主要有两种饮茶方式,唐代前期以煮茶为主,唐代后期及五代时兴点茶。陆羽的《茶经》中设专章对煮茶进行了总结,煮茶大致有几个步骤:首先,将茶饼炙干,用茶碾子碾成细碎的粉末,“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其次,在茶釜中煎水,当水面开始出现鱼眼般的气泡时,按水的多少放入适量的盐(其沸,如鱼目、微有声),此为一沸;当水四周像涌泉一样出现连珠时,舀出一勺水备用,随即用竹夹子在水中旋搅,并将茶末放入漩涡中心(缘边如涌泉连珠,出水一瓢),这是二沸;茶水沸腾,泡沫飞溅,这时将舀出的水加入茶釜止沸,并育汤花(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珠,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此谓三沸。煎茶三沸之后,就可将茶釜从茶炉上移开,向案上的茶盏中分茶。分茶要特别注意使沫饽均匀。沫饽即汤花,是茶汤的精华,细而轻者称“花”,薄而密者称“沫”,厚而绵者称“饽”。茶汤的煎煮有许多繁缛的程式,苏庆的《十六汤品》将茶汤分为十六等,与“老嫩”相关者三种:“得一汤”、“婴儿汤”和“百寿汤”;与“缓急”相关者三种:即“中汤”、“断脉汤”、“大壮汤”;与“茶器”相关者五种:“富贵汤”、“秀碧汤”、“压一汤”、“缠口汤”、“减价汤”;与“火薪”有关者五种:即“法律汤”、“一面汤”、“宵人汤”、“贼汤”和“大魔汤”,与饮茶时的豪饮相对照,煮茶汤成为一门精湛的专业技能,人们在煮茶过程中可以进行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据陆羽记载,唐代民间还流行将各种佐料加入茶汤中煎煮的饮茶方法,所加之物有盐、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除了这些佐料,有人还将酥、椒加入茶汤中煎煮,这种添酥煎的茶,与现代的奶茶相似。到了晚唐五代之时,又兴起了新的“点茶”风俗。所谓“点茶”,即是将茶末放在茶盏中调制成膏,然后注入沸水,形成茶汤。这种“点茶”方式,是明代之后重视原茶滋味的冲泡方式的过渡。如前所述,唐人惯好豪饮,但这种豪饮与饮茶和程序的讲究并不矛盾。如煮茶的过程,可谓绵密细致,至于“点茶”的过程,技艺高超者可以通过控制注水时的速度、落点和茶汤的温度、浓度等,在茶汤表面形成不同的物象,构成各种图案。《清异录》中记载,“使汤汶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四煮茶与点茶的茶具比较独特,以煮茶茶具为例,陆羽在《茶经》中详细进行了介绍,计有灶、釜、杵臼、规、承、芘莉、檐、朴、焙、贯、棚、穿、育等,并对茶具精洁提出了很高要求。唐人富足,器物多为精巧。在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金银器中,有一套唐朝皇室从事茶事活动的银质茶具,其中有茶碾子、茶罗、盐台、笼子、匙子等,以其中的三足盐台为例,其制作精巧、美轮美奂,可以窥见唐人饮茶追求精致的情趣。但陆羽在《茶经》中同时指出:能够在野寺山园随手而采,就地而烤,则制茶诸具都可废;如在松间石上放置茶具,则放置茶具的器物可废;如果在泉边涧畔煮茶,则水方、涤方等器可废,反映唐人追求朴野的真趣。五唐代文化无疑是强势的,是周边邦国习摹的标的,茶艺也不例外,对周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时,饮茶风俗已经波及位于唐朝周边的青藏高原和漠北草原地区。据《唐国史补》记载,吐蕃赞普储有寿州、舒州、顾渚、蕲门、昌明等地出产的各种名茶;而位于漠北的回鹘人来到长安之后,也常常大批购买茶叶。当代蒙藏人饮茶之好,肇始于此也。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朝廷召集百僧讲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此时。公元805年,空海弘法大师留学中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中国的茶籽和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带回日本,并开始种植,日本逐渐有了自己的茶园,逐渐发展成为今日的茶道。唐文化的输出,使中国的茶文化也快速推向世界各地。从“丝绸之路”到“茶马互市”,“茶”逐渐成为中国的一个符号,唐代拥有的强势文化,对于茶及茶文化的输出,其传播力居功至伟。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