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

日期:2019.11.08 来源:点击数:30

西湖龙井

绿茶皇后——西湖龙井即将一年一度巡幸下山

 

惊蛰过后,西湖边老树抽出新枝、桃花拂柳相争而开,人们就开始盼望西湖龙井飘香的日子了。

刚下山的龙井鲜叶是清香的,幽而不俗;炒制时,伴着茶叶在锅中的哔啵作响,随着热气上扬的炒茶香,沁人肺腑;在热水激发下,茶在杯中复活之时,裹着氤氲茶气升腾而上的茶香,隽永馥郁……

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其鲜明的特色、天赋的生长环境,优异的品种资源、精绝的炒制技艺、蕴含着的审美艺术和精神哲理,这些因素一一成就了它的盛名。

 

产区

西湖龙井茶区地跨北纬30度,处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嘉、湖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它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湖一江”水气调节和东南季风的影

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雾,茶山犹如绿茶皇后的宫殿,翠竹婆娑,溪涧常流,春花秋桂,常年莹绿,十分有利于茶叶中芳香物质、氨基酸等有效成份的合成和积累。西湖龙井赖以生长的土壤,多为沙质土壤,排水、透气性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小气候条件造成了西湖龙井茶特异的品质。

品种、加工

      最著名品种:群体种、龙井43号、中茶108

      西湖龙井来自春天的奉献,创生于西湖的硬汉子——土生土长茶农的双手里,制茶师傅均有着20-30年的炒茶经历,有的甚至从16岁就开始炒茶了。说它是茶,不如说它更像一款艺术品。

      西湖龙井的全手工炒制工艺,十分独特,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初制流程分为“鲜叶摊放-青锅-回潮-青叶分筛与簸片末-煇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等10道工序,用到的各种不同工具不下10种。

      炒制500克这样的茶,需要用到2000多克的茶叶鲜叶,如果是一人独立炒制,耗时至少要4个多小时。

      西湖龙井十大手法:抓、抖、搭、抹、捺、推、磨、甩、压、扣十大手法


 

冲泡要点

    佳偶:虎跑水

     看点:闻嗅干茶香

     乐享十秒豆花香

     浸润泡法有摇香

     入口即可品茶香

     不可错过的杯底香、公道香

    泡法:茶水比为1:50,水温约80℃。

           可选用茶汤分离品味法。用盖碗冲泡,加水少许,待茶叶浸润,吸收水分再次冲入热水,10-15秒后出汤至公道杯中,分杯再行品味。

             可选用茶舞观赏品味法。用玻璃杯冲泡,加水少许,待茶叶浸润,吸收水分再次冲入热水,最吸引人的是茶叶上下浮动的优美的姿态及黄绿明亮的茶汤颜色。用此种方法品味龙井茶时,第一杯不能将茶汤喝尽,稍微留下1/3或1/4,再冲第二杯,以便均衡二次冲泡时茶汤的口感。




典故

清代许次纾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对品饮龙井茶所得到的享受真切动人的描写。

龙井茶之名来自产地的一口老龙井。

 

唐代,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记载,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

北宋时,龙井茶区已经很有名了,香林茶、白云茶和宝云茶被列为贡品。

苏东坡考证龙井茶的历史后认为,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把从天台山带来茶籽种在灵隐寺、下天竺、射旭洞(又名金光洞、香林洞)一带。这样算来,西湖地区种茶已经1500多年了。龙井茶的品质在元代得到进一步提升,明代时,龙井茶位列名茶,名声远播。

到了清代,龙井茶在名茶中名列前茅。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看茶情、品茶赋诗,还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为“御茶”。自此,到龙井问茶者络绎不绝。

民国时期,龙井茶华丽绽放,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最著名的产地: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坞五处。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