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文档(10)
按栏目分组
器物 (10)
按年份分组
2019(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相关搜索词
唐 茶釜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煮茶  石质  口径  饮茶  适量 
描述:1唐长沙窑绿釉茶釜(高11.2厘米口径11.4厘米)2唐巩县窑绿釉茶釜(高7.4厘米口径8.3厘米)3唐石质茶釜(高5.8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8.6厘米)4唐石质三系茶釜(高6.5厘米口径
全文:1唐长沙窑绿釉茶釜(高11.2厘米  口径 11.4厘米) 2唐巩县窑绿釉茶釜(高7.4厘米  口径8.3厘米) 3唐石质茶釜(高5.8厘米  口径18.3厘米,底径8.6厘米)   4唐 石质三系茶釜(高6.5厘米  口径9.1厘米) 唐代盛行饮茶,“以为比屋之饮。”唐人称饮茶为“煮茶”或“煎茶”, 煮茶用鍑(也叫茶釜),煎茶通常用茶铫。煮茶时,在茶釜中放入适量的水,煮水至初沸(观察釜中之水如蟹眼)时,按照水量的多少放入适量的盐。到第二沸(釜中之水如鱼眼)时,用勺子舀出一勺水备用,储放在熟盂中,釜中投放适量的茶末。到第三沸(观之如腾波鼓浪)时,把刚舀出备用的水重倒入茶釜,使水不再沸腾,起到了“止沸育华”的作用。这时茶就已煮好了,准备好茶碗,把煮好的茶汤用勺子添入茶碗,即可品饮。釜最早出现于石器时代,是一种炊器。以陶器及青铜器为多,部分为瓷器。馆藏品中的四件唐代茶釜,形态各异,长沙窑绿釉茶釜下承三足、口沿立耳;巩县窑绿釉釜憨态可掬,肩部立有双耳,像两只匍匐的小兔子,当地人俗称为兔耳罐;两件石质茶釜,均以整石剜挖而成,其中一件在器身镂雕出三个圆形系耳用于穿绳系带,釜身一侧剜挖出匝形流……多形态茶釜的出现,反映出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  
唐 白釉煮茶器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白釉  茶炉  茶盏  风炉  口径 
描述:唐白釉煮茶器茶碾:高4.5厘米长18.3厘米宽4.6厘米碾轮:直径5.0厘米盏:高3.0厘米口径9.9厘米底径4.0厘米托:高2.0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3.7厘米茶炉及茶釜:高8.9厘米口径
全文:唐 白釉煮茶器茶碾:高4.5厘米 长18.3厘米 宽4.6厘米 碾轮:直径5.0厘米盏:高3.0厘米 口径9.9厘米 底径4.0厘米托:高2.0厘米 口径9.8厘米 底径3.7厘米茶炉及茶釜:高8.9厘米 口径11.3厘米 底径6.0厘米 此套白釉茶具出土于河南洛阳,系明器,由茶碾、茶炉、茶釜及茶盏托组合而成。茶碾为瓷质,碾槽座呈长方形,内有深槽。碾轮圆饼状,中穿孔,常规有轴相通。碾槽及碾轮无釉,余皆施白釉。碾好后的茶末需放入风炉上的茶釜中煎煮。此白釉风炉及茶釜系煮茶用器,风炉呈筒状,有圆形炉门。茶釜带双耳,煮好的茶,用茶勺舀出放入茶盏托中品饮。 
唐 越窑青釉撇足碗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8.1厘米  泛黄  11.9厘米  口径  釉面 
描述:唐越窑青釉撇足碗高5.4厘米口径11.9厘米底径8.1厘米深腹,圈足外撇。灰胎,器身施青釉,釉层薄,釉面青中泛黄。
全文:唐  越窑青釉撇足碗高5.4厘米 口径11.9厘米 底径8.1厘米深腹,圈足外撇。灰胎,器身施青釉,釉层薄,釉面青中泛黄。
唐 巩县窑绿釉碗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6.7厘米  9.1厘米  三个  痕迹  口径 
描述:唐巩县窑绿釉碗高6.7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3.5厘米直口,深腹,饼形足。灰胎,器里及器上腹部施绿釉,近底足部分无釉。碗内底留有三个支钉支烧痕迹。
全文:唐  巩县窑绿釉碗高6.7厘米 口径9.1厘米 底径3.5厘米  直口,深腹,饼形足。灰胎,器里及器上腹部施绿釉,近底足部分无釉。碗内底留有三个支钉支烧痕迹。  
唐 越窑青釉带托盏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12.0厘米  灰白  大量  一种  口径 
描述:唐越窑青釉带托盏盏:高4.5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4.6厘米托:高3.0厘米口径12.0厘米底径6.3厘米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碗直口,深腹,圈足。托圆唇口,大折沿,内凹以承盏,宽圈足。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唐代越窑分布区越州一带也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越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仅茶盏托的造型就达十多
全文:唐  越窑青釉带托盏盏:高4.5厘米  口径8.9厘米  底径4.6厘米托:高3.0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6.3厘米 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碗直口,深腹,圈足。托圆唇口,大折沿,内凹以承盏,宽圈足。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唐代越窑分布区越州一带也是重要的产茶区,因此越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仅茶盏托的造型就达十多种,这只是其中一种。  
清 青花诗文茶具一组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诗文  茶具  口径  青花  提梁 
描述:清青花诗文茶具一组壶:高35.5厘米口径12.0厘米底径25.5厘米杯:高5.5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7.4厘米盘: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3.3厘米诗文茶具由茶壶、茶托及茶杯组成。主题装饰纹饰为唐宋诗文。青花发色鲜艳,字体端正。青花诗文提梁壶直口、短颈,折肩,圆筒形腹,平底略内凹,内嵌式折
全文:清 青花诗文茶具一组壶:高35.5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25.5厘米杯:高5.5 厘米   口径3.3厘米   底径7.4厘米盘:高3.5厘米   口径17.5厘米   底径3.3厘米  诗文茶具由茶壶、茶托及茶杯组成。主题装饰纹饰为唐宋诗文。青花发色鲜艳,字体端正。青花诗文提梁壶直口、短颈,折肩,圆筒形腹,平底略内凹,内嵌式折沿盖,三弯圆流,高提梁以铜制成。壶盖、肩、腹以及流均以青花书诗文,诗文以楷书写成,铜制提梁系瓷器外销泰国后所加。杯敞口,深腹,折腰,矮圈足,杯腹以青花行书七言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托盘以青花书楷书七言诗句,集摘自唐宋诗文,书体排列以一首七言诗为中心,其他七言诗均围绕中心作扇形排列。  
清“孟臣”款朱泥水平壶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秀美  水平  口径  小壶  纤巧 
描述:清“孟臣”款朱泥水平壶高6.4厘米口径5.0厘米底径5.8厘米朱泥小壶,纤巧秀美,流直环圆,精微细腻。底刻:“山水作主人,孟臣”。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
全文:清“孟臣”款朱泥水平壶 高6.4厘米   口径5.0厘米   底径5.8厘米    朱泥小壶,纤巧秀美,流直环圆,精微细腻。底刻:“山水作主人,孟臣”。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其制工精巧,这就是水平壶。朱泥壶是明末清初宜兴紫砂的特殊成就,惠孟臣为制作此类小壶的杰出代表,后人多有仿制。  
宋 黑釉执壶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隐约  形成  全身  19.5厘米  口径 
描述:宋黑釉执壶高19.5厘米口径5.1厘米底径6.4厘米直口,长颈,瓜棱形腹,矮圈足。扁条形柄,长弯流。全身施黑釉,釉色乌黑发亮,口沿及流口因流釉而隐约露出胎骨,与黑釉形成色差对比而愈显灵动。
全文:宋  黑釉执壶高19.5厘米  口径5.1厘米  底径6.4厘米直口,长颈,瓜棱形腹,矮圈足。扁条形柄,长弯流。全身施黑釉,釉色乌黑发亮,口沿及流口因流釉而隐约露出胎骨,与黑釉形成色差对比而愈显灵动。  
宋 遇林亭窑“寿山福海”黑釉盏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寿山福海  福建省  烧成  排列  口径 
描述:宋遇林亭窑“寿山福海”黑釉盏高5.2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3.4厘米该黑釉盏,隐约可见“寿山福海”四字呈十字对称排列在内壁上。这是典型的遇林亭窑黑釉盏,窑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景区北侧,受建窑影响也烧
全文:宋  遇林亭窑“寿山福海”黑釉盏高5.2厘米  口径10.8厘米   底径3.4厘米  该黑釉盏,隐约可见“寿山福海”四字呈十字对称排列在内壁上。这是典型的遇林亭窑黑釉盏,窑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景区北侧,受建窑影响也烧造黑釉盏,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即在烧成的黑釉器上用金彩描绘文字、花纹等,再用低温烘烧而成,具有特殊的装饰风格。  
明 青花缠枝花纹罐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文档 关键词: 10.7厘米  口径  平足  8.4厘米  青花 
描述:明青花缠枝花纹罐高10.7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9.3厘米直口,短颈,鼓肩,腹部渐收,平足,青花发色较暗。
全文:明  青花缠枝花纹罐    高10.7厘米 口径8.4厘米  底径9.3厘米  直口,短颈,鼓肩,腹部渐收,平足,青花发色较暗。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