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茶史   
  茶的起源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茶的典故   
  茶叶   
  茶树标本   
  名茶荟萃   
  茶树资源库   
  器物   
  唐以前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当代   
  其他国家   
  茶人   
  先秦至汉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国外   
     
  艺文   
  茶书   
  茶画   
  茶诗   
  茶艺表演   
  茶歌   
  茶俗   
  遗存   

冒襄


  冒襄喜饮岕茶,常和董小宛一起品茶煮茗,著有《岕茶汇钞》这部茶叶专著。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 《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冒襄的人生历程中,董小宛占据了重要地位。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用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在中国茶史上冒襄也有一笔,他专为自己喜好的罗岕茶写了一篇《岕茶汇钞》。

王镜轮所著的《闲来松间坐 文人品茶》一书对冒襄和董小宛两人的饮茶生活作了详细的梳理,这里摘录并作一些整理如下:

冒襄和董小宛有许多共同的爱好,仅就茶来说,两人就是知音。董小宛秉性淡雅,不喜好肥甘美食,她每餐自奉的就是一小壶岕茶温淘米饭,再佐以水菜香豉少许。虽然简单,却别有一种风味。

懂岕茶的人,喜饮岕片,冒襄和董小宛都是品茶的行家。冒襄的《岕茶汇钞》中,记载了他对芥茶的了解以及几十年间与茶人的交往。其中有详细的岕茶制作工艺:"焙数则首面干而香减,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就是说焙茶不能干,干了香气就减了,更不能断火,失焙了茶叶的味道就不纯正了,不光焙好就完工,而是焙好之后,要复焙,复焙要明火,而且是通宵进行,前后要近三十多个小时。正因为焙茶的人工成本和技术含量都高,所以最后岕茶逐渐失传了。他提出了老庙芥茶是芥茶的上品:“梗叶丛密,香不外散,称为上品也。”      

他还主张泡茶应该用小壶,每人一壶茶:“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壶,任独酌饮,方得茶趣。何也?壶小香不涣散,味不耽迟。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恰有一时。太早未足,稍缓已过。个中之妙,清心自饮,化而裁之,存乎其人。”因为茶很微妙,它的香气在小壶中不易涣散,且能及时掌握其香气发出的时机。冒襄认为茶的香味就在茶被热水浸泡后的某一个瞬间发出,如果饮得太早,香味还没有发足;如果稍晚一点儿,香味就走了。各人饮各人的茶,“清心自饮”,自有妙处。

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回忆了与董小宛共同品茶的生活,他称小宛“嗜茶与余同性,又同嗜岕片。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具有片甲蝉翼之异”。董小宛烹茶时,精神专注,手法精细,  “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吹涤。”看见董小宛吹着刚刚冲泡的茶水,冒襄常联想起东晋时人左思《娇女诗》中的两句诗“心为茶藓剧,吹嘘对鼎镉。”

董小宛去世后,冒襄的生活依然离不开茶。家住顾渚金沙的于象铭也为冒家送来岕茶,冒襄说这位于象铭是个鉴茶的行家,其水平甲于江南,而芥山的棋盘顶,长期以来归于家所有。每年收茶季节,于家的老爷子都要亲自上山采茶。  “每岁,其尊人必躬往采制”。于象铭知道冒襄是鉴茶行家,在冒襄冒编写《芥茶汇钞》这一年,大约1683年于象铭为他带来的茶最为丰盛,带来了产于庙后、棋顶、涨沙、本山的茶叶,各有等差。写《岕茶汇钞》时冒襄已到衰年,七十多岁了,这次收到的茶中极品是他二十年当中遇到的最好的茶。

  冒襄的茶书《岕茶汇钞》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平凡茶人如柯氏、于象铭、朱汝圭留迹于茶史。他们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古代有很多精于种茶、制茶的人千年来默默地付出心血汗水,但可惜因为文字记载的不足,绝大部分都不见于茶史。


Rss订阅